一、朋友圈名譽權糾紛如何處理?
朋友圈名譽權糾紛應當私底下要求對方停止或訴訟解決,公民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的名譽。以書面、口頭等形式宣揚他人的隱私,或者捏造事實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應當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微信作為社交性網絡交友平臺,其朋友圈功能有較大的傳播擴散作用,微信用戶在朋友圈中發布信息應當遵守一定的道德規范,不得突破法律的底線。
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適用前款規定。
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可以書面或者口頭方式進行,內容須事先經人民法院審查。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的范圍,一般應與侵權所造成的不良影響的范圍相當。公民、法人因名譽權受到侵害要求賠償的,侵權人應該賠償侵權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給與受害人造成精神損害的后果等情況酌定。
二、公民的名譽權包括哪些方面?
名譽權可分為公民的名譽權和法人的名譽權,公民的名譽權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任何新聞報道、書刊雜志在對真人真事進行報道、評論、傳播時都不得與事實不符,而影響公民原有的社會評價。
2、任何人都不得以侮辱、誹謗的方法,損害他人的名譽。
3、任何人不得捏造事實、陷害他人及敗壞他人名譽。
綜上所述,朋友圈的傳播方式很快,如果在微信朋友圈上侮辱他人的名譽,詆毀中傷,受害人可以要求追究當事人的民事責任。情況不嚴重的一般不涉及刑責,民事責任承擔方式可以是停止詆毀侮辱行為、賠禮道歉或者賠償精神損失等。
在當代社會我們國家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也催生了很多的社交軟件的出現,比如說微信就是大家用的非常火的一個軟件,而微信當中有一個功能是可以發朋友圈,這也讓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朋友圈來散播謠言,甚至是導致他人名譽權受損,此時發生糾紛應及時解決。
名譽權侵犯糾紛賠償數額怎么確定
侵害名譽權立案標準是什么?
侵犯名譽權精神賠償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合并后的稅務事項該怎么處理
2021-02-04交通事故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如何處罰
2020-12-13交通事故訴訟擔保人是律師嗎
2021-01-02非撫養方可以頻繁探望子女嗎
2020-11-10本案婚姻關系是否有效
2020-11-24民法典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16按揭房二次抵押最長多久
2020-12-14什么是查封,對于查封法律有什么樣的規定
2020-11-11土地糾紛派出所能管嗎
2021-01-01解除勞動合同后醫保多久失效
2021-01-05員工被無故辭退如何維權
2021-03-18壽險投保指南
2021-03-10飛機延誤哪里申請賠償
2021-03-22去瑞士旅游買保險需要什么手續
2021-01-15人身保險合同的形式有哪些
2020-11-21人身保險合同理賠起訴狀怎么寫
2021-03-11大理洱源發生地震,地震保險是否可理賠
2021-02-21保險理賠金可以留給非直系親屬嗎
2021-01-20機動車損失保險的證明材料
2021-01-05保險抗辯權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