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據刑法規定侵犯名譽權犯法嗎?
根據刑法規定侵犯名譽權犯法的,而且這種所觸犯到的法律規定不僅僅是民法,而且也有可能是刑法當中所規定的誹謗罪,民法是肯定會被違背的,還有一種情況之下,如果故意散布虛假的事實,達到情節嚴重程度,將構成誹謗罪名。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單位不能構成犯罪主體。
本罪主觀上必須是故意,行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損害他人名譽的虛假事實,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損害他人名譽的危害結果,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的發生。行為人的目的在于敗壞他人名譽。如果行為人將虛假事實誤認為是真實事實加以擴散,或者把某種虛假事實進行擴散但無損害他人名譽的目的,則不構成誹謗罪。
誹謗是否犯罪,還需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區分誹謗罪與非罪的界限,要注意:誹謗罪與治安違法行為、民事侵權行為的界限。構成誹謗罪的誹謗行為,必須是情節嚴重的,而違反治安行政法規的誹謗行為,必須局限于尚不夠刑事處罰的。
二、其他法律規定,
民事性質的名譽侵權行為,不僅在違法程度上輕于誹謗犯罪行為以及違反治安行政法規的誹謗行為,而且還具有以下不同:
(1)誹謗罪散布的必須是捏造的虛假的事實。如果散布的是客觀存在的事實,雖然有損于他人人格、名譽,但不構成誹謗罪。而名譽侵權行為,即使所述的內容是真實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開宣揚的,公開了將有損于他人人格、名譽,也可以構成名譽侵權。甚至敘述的事實愈真實,愈會加重侵權的程度。比如,為毀損他人名譽而揭人隱私,越揭露得逼真,其侵權性質越為惡劣。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40條規定。
(2)法人、團體、組織不能成為誹謗罪的犯罪對象。而在名譽侵權行為中,法人、團體、組織可以成為受害者。如:散布虛假消息,誣說某工廠的產品質量如何低劣等,目的是以不正當的競爭手段搞垮對方。這種行為即使造成了嚴重后果,只能構成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而不構成誹謗罪。
(3)主觀過錯要求不同。誹謗犯罪行為的主觀方面必須是直接故意;而名譽侵權的主觀過錯包括過失行為。此外,即使善意的檢舉、揭發、批評中有不實成分的,也不應以誹謗罪論處。
現實生活當中,名譽權侵權的事情經常時有發生,而最常見的就是有關的人員到法院來提起民事方面的訴訟,在這種狀況之下確實需要進行的是民事方面的賠償以及賠禮道歉的,但是如果構成誹謗罪的話,將不一樣的處罰。
網絡侵犯名譽權異地起訴可以嗎?
名譽權糾紛開庭后裁決時間多久?
對侵害他人名譽權的行為如何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拆遷是否屬于行政訴訟
2021-01-14惡意低價競爭是犯罪嗎
2021-01-02最新!民法典草案提審:婚姻家庭編擬了這些新規(20個新亮點)
2020-12-25如何充分合理的利用自身優勢
2021-01-01哪些使用注冊商標行為應限期改正
2021-03-06承運人是否有法定留置權
2020-12-23反擔保協議范本
2021-01-29何為“自書遺囑”
2021-02-17已有車禍賠償還能否申請工傷
2021-01-31駕照屬于行政許可嗎
2021-02-22已登記的地役權轉移登記的情形
2021-01-15哪些霸王條款購房時應該注意
2021-01-24離婚房產確權訴訟需要被告到場嗎
2021-03-22意外險多少錢一年
2021-01-31保險合同必須要是書面形式的嗎
2020-11-20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什么業務
2021-02-25保險合同的方式是什么解除
2020-11-26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三)
2021-02-20沒有責任認定書保險會賠嗎
2021-03-17自殺是否可以得到保險賠償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