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雄名譽權相關法律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五條: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對于英雄烈士等的人格權益進行特別保護具有鮮明的政治意義。本條是《民法總則》(草案)在提交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審議后,在大會審議階段新增加的一個條文。本條規定體現了民法總則鮮明的政治導向,也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
近代以來,為了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為了國家繁榮富強,無數的英雄獻出了生命,烈士的功勛彪炳史冊,烈士的精神永垂不朽。
《民法總則》在本條特別規定英雄烈士人格權益的保護,有利于弘揚烈士精神,緬懷烈士功績,培養公民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和社會主義道德風尚,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激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
二、英雄名譽權的特點是什么?
1、公共利益相關性。英雄的言行舉止影響著社會價值的評價。優良的行為具有良好的示范效應和向導作用,低劣的行為則會對社會的價值起反作用。這也是英雄名譽權的主要特征,如果沒有這一最基本的特征,即與公共利益無關,那么跟一般社會公民的名譽權就沒有任何區別。對英雄名譽權的理解,主要應對公共利益的含義進行理解。
民法理論中對于公眾利益的定義和范圍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觀點。根據龐德的理論,利益可分為三類:個人利益,社會利益和公共利益。個人利益代表著私人的相關要求、請求和需要;社會利益代表著整個社會宗旨的需求、請求和要求;公共利益代表著整個團體的利益取向。
2、影響的公眾性。影響的公眾性是指對英雄所在社會領域具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影響是否具有公眾性,以影響的強度與持久性為界定標準。
3、受侵害的特殊性。英雄社會形象形成主要是借助大量媒體的幫助,通過媒體的大力報道來實現的,當今社會是信息社會,如果沒有媒體的報道,英雄人物的社會形象就很難形成。所以,英雄名譽權受侵害的方式也主要是通過媒體即新聞侵權的方式構成的。
如果是行為人在實施侵犯名譽權的侵權行為時,同時侵犯英雄的榮譽權的,被侵權人一方可以要求侵權行為人同時承擔侵犯名譽權和榮譽權的侵權行為,雙方可以經協商確定侵權責任的承擔方式,如果是協商不成的,或者是侵權行為人不承認侵權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侵害名譽權糾紛
侵犯名譽權責任承擔是怎樣的
侵犯名譽權的處罰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裝修合同未約定違約金,逾期了怎么辦
2021-02-15假冒注冊商標罪處罰措施
2021-03-15私人租地合同協議書沒有合同期有效嗎
2020-12-05格式條款的特征有哪些
2020-11-09自愿中止探望權可以嗎
2021-02-16交2000元贍養費父母能領多少
2021-01-30交通事故怎么檢驗、鑒定
2021-02-06房產抵押擔保未經登記如何認定
2021-03-17從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0-11-16簽訂投資擔保合同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3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能代表業主起訴嗎
2020-11-24拆遷集體土地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6農村宅基地糾紛案件如何處理
2020-12-14休病假多久就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20企業經濟性裁員的條件和程序規定
2021-02-23如何認定猝死是否屬于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
2021-03-16理財保險公司破產了怎么辦
2021-03-15保險合同是附條件合同
2020-12-11人身保險的保險利益應該如何獲取
2021-02-25按保險合同當事人訂立保險合同的真實意思對合同條款所作的解釋的原則是什么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