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效合同是相對于有效合同而言,凡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要件的合同,不能產生合同的法律效力,都屬于無效合同。在我國的《合同法》中對無效合同有著詳細的規定,無論是它的確認還是可能產生的后果以及對此行為的處理都是值得注意的。那么合同在哪些情況下會無效呢?合同無效又會有什么后果呢?下面為您詳細講述。
一、合同在哪些情況下會無效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認定合同或者部分合同條款無效:
1、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的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
注意: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的合同,屬于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一般屬于可變更或撤銷的合同,只有在損害了國家利益時,才屬于無效合同。
2、惡意串通,并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3、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合同;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
5、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
6、對于造成對方人身傷害或者因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免責的合同條款。
7、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條款無效。
另外,根據《民法通則》,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民事行為為無效民事行為。因此,主體不合格也可能導致合同無效。
二、合同無效會有什么后果
《合同法》關于合同無效的法律后果規定了兩個條文。第58條規定:“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第59條規定:“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家所有或者返還集體、第三人。”
可見,合同被認定無效后的法律后果主要如下:
1、返還財產。
返還財產,是指合同當事人在合同被確認為無效或者被撤銷以后,對已經交付給對方的財產,享有返還財產的請求權,對方當事人對于已經接受的財產負有返還財產的義務。返還財產有以下兩種形式:
(1)單方返還。
單方返還,是指有一方當事人依據無效合同從對方當事人處接受了財產,該方當事人向對方當事人返還財產;或者雖然雙方當事人均從對方處接受了財產,但是一方沒有違法行為,另一方有故意違法行為,無違法行為的一方當事人有權請求返還財產,而有故意違法行為的一方當事人無權請求返還財產,其被對方當事人占有的財產,應當依法上繳國庫。單方返還就是將一方當事人占有的對方當事人的財產,返還給對方,返還的應是原物,原來交付的貨幣,返還的就應當是貨幣;原來交付的是財物,就應當返還財物。
(2)雙方返還。
雙方返還,是在雙方當事人都從對方接受了給付的財產,則將雙方當事人的財產都返還給對方接受的是財物,就返還財物;接受的是貨幣,就返還貨幣如果雙方當事人故意違法,則應當將雙方當事人從對方得到的財產全部收歸國庫。
2、折價補償。
折價補償是在因無效合同所取得的對方當事人人的財產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時,按照所取得的財產的價值進行折算,以金錢的方式對對方當事人進行補償的責任形式。
3、賠償損失。
根據《合同法》第58條之規定,當合同被確認為無效后,如果由于一方或者雙方的過錯給對方造成損失時,還要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如果合同雙方當事人都有過錯,依第58條的規定,雙方應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即適用過錯的程度,如一方的過錯為主要原因,另一方為次要原因,則前者責任大于后者;此所謂過錯的性質如一方系故意,另一方系過失,故意一方的責任應大于過失一方的責任。
因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一方當事人因此受到損失,另一方當事人對此有過錯時,應賠償受害人的損失,這種賠償責任是基于締約過失責任而發生的。這里的“損失”應以實際已經發生的損失為限,不應當賠償期待利益,因為無效合同的處理以恢復原狀為原則。
4、非民事性后果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被撤銷后,除發生返還財產、賠償損失等民事性法律后果外,在特殊情況下還發生非民事性后果。
《合同法》第59條具體規定了合同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發生追繳財產的法律后果,即將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所取得的財產追追繳回來,收歸國家或返還給受損失的集體、第三人。收歸國有不是一種民法救濟手段,而是公法上的救濟手段;一般稱為非民法上的法律后果。依《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中對《民法通則》第61條第2款“追繳雙方取得的財產”的解釋,應追繳財產包括雙方當事人已經取得的財產和約定取得的財產,體現了法律對行為人故意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范的懲戒。
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了解前述問題,有利于您今后能夠更好的簽訂合同,保證合同的成立、生效。當您對自己簽訂的合同,效力無法確定,擔心會陷入法律糾紛時,建議您可以去咨詢專業的律師,避免給自己帶來經濟損失。
可撤銷合同與無效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合同中免責條款無效的有哪些情形
合同無效的五種情形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法庭上做偽證不犯法嗎
2021-02-28污染物生產者是否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2020-12-03婚姻中的約定怎么樣才能有效力
2020-12-12涉外離婚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0-12-27非法集資公司高管會認定為犯罪嗎
2021-01-14申請先予執行該怎么擔保?
2021-02-08公章能代替合同章嗎
2020-11-19保險人的合同解除權是什么
2021-01-09判決生效后還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2-16主債權債務合同無效,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3-07停薪留職員工還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9產假期間公司解散了怎么辦
2020-12-27試用期工資的約定
2021-02-07公司裁員賠償有封頂嗎
2021-03-04勞動者辭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16勞動爭議案件訴訟指南
2021-02-09涉及到勞動爭議的檔案保存期限為幾年
2020-12-19國外項目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1-02-05被辭退會影響找工作嗎
2021-02-24降低損失的退保技巧有哪些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