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名譽權刑法上應當怎么處罰?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通過信息網絡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第九十八條本法所稱告訴才處理,是指被害人告訴才處理。如果被害人因受強制、威嚇無法告訴的,人民檢察院和被害人的近親屬也可以告訴。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在出版物中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的規定,分別以侮辱罪或者誹謗罪定罪處罰。
二、侮辱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根據《刑法》刑法第246條的規定,涉嫌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情節嚴重的,應予立案。
侮辱罪是情節犯,行為人公然侮辱他人的行為,必須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才構成犯罪,予以立案追究。
《刑法》同時規定,犯侮辱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告訴才處理”,根據《刑法》第98條的規定,是指被害人告訴才處理。如果被害人因受強制、威嚇無法告訴的,人民檢察院和被害人的近親屬也可以告訴。
《刑法》之所以侮辱罪要告訴才處理,是考慮到侮辱行為大都發生在家庭成員、鄰居、同事之間或日常生活之中,屬于人民內部矛盾問題,且社會危害性不是很大,多數場合下可以通過調解等緩和力式來解決。
此外,被害人可能不愿意讓更多的人知道自己受到侮辱的事實,如果違反被害人的意志而提起訴訟,采用刑事制裁的方法解決反會產生相反的效果。需要指出:“告訴才處理”,并不是說不告訴不構成犯罪,而是說不告訴對這種犯罪就不提起訴訟。
嚴重危害社會秩序,是指侮辱行為引起了被害人精神失常甚至自殺身亡等后果,被害人無法告訴或失去告訴能力的情況。“危害國家利益”,是指侮辱國家領導人、外國元首、外交使節等特定對象,既損害被害人個體的名譽,又危害到國家利益的情況。
行為人除了侵犯自然人以及法人和非法人組織的名譽權需要承擔責任之外,如果侵犯的死人的名譽權的,也是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因為對于死者的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等人格身份利益是應予保護的,并且需要注意的是,死者的名譽權被侵犯的,就只能由其直系親屬代為追究。
侵犯名譽權責任承擔是怎樣的
如何起訴他人侵害名譽權?
侵犯名譽權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回遷安置房地下車位可以買賣嗎
2021-01-18醫療糾紛中尸檢是必須的嗎
2021-02-18沒有談好賠償款可以強拆嗎
2020-12-25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怎么辦
2021-01-23配偶有家庭暴力怎么解決
2020-12-05車禍導致他人父母死亡應該賠多少錢
2021-02-26因是否存在勞動關系發生爭議,由誰承擔舉證責任
2021-02-22企業承包經營合同
2020-11-29賣房合同代理簽字成立嗎
2021-02-06在超市丟包誰來負責
2021-03-21異地買房如何提取公積金
2021-01-23勞動爭議案件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到法院起訴?需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1-02-18保險合同可以采取哪些形式
2021-03-17本案保險合同約定損失賠償是否成立
2021-02-09本案車輛受損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3保監會保險代理人資格證還審理嗎
2021-01-23摩托車發生事故如何快速理賠
2020-11-17設立合資保險公司的條件和程序是什么
2021-01-08誤報年齡保險有何特別規定
2020-11-15保險糾紛的處理方式包含有哪些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