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總則英雄名譽權是怎么規定的?
民法總則對英雄名譽權的規定主要是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首先,對英雄烈士人格利益的保護和對自然人死后人格利益的保護進行不同對待都是由《民法總則》做出的規定,也即由全國人大這個最高立法機關做出的“差別對待”,滿足第一步同一主體做出的條件。
其次,對于英雄烈士和自然人兩個群體之間不存在可比性,存在的共同點就是同屬于中國公民并需對他們的人格利益進行保護。
最后,對這兩類群體進行不同對待的著眼點是對公共利益的保護。以是否會對社會秩序造成嚴重影響這一特征為標準進行的劃分。既能夠通過這個步驟找出差別對待的依據,就不能認定為這樣的規定違反憲法中平等保護的原則。《民法總則》第185條可以認為是對英雄烈士人格利益做出的注意規定或特別提醒。而做出這樣差別規定的原因是英雄烈士所代表的英雄事跡及其代表的精神和形象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在革命事業中所積累的歷史記憶,蘊含著民族情感和歷史情感,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精神支柱,基于此,我們有必要予以更加有力的保護。既然是注意規定而非例外條款則該規定并不違反憲法平等權這一基本權利。
《民法總則》第185條規定的對英雄烈士人格利益保護的條款依然是貫徹憲法所規定的法律面前一律平的原則,是在各種利益衡量的條件下所做出的特殊保護,并不違背平等權,民法發其他規定同時也為一般自然人死后人格利益的維護做出較為完備的規定;當在審理涉及英雄烈士人格利益保護的相關案件中,我們不僅應該進行細致的個案衡量,更應該借助個案宣揚法的價值和整體價值導向,深刻把握該條款的實體法含義及背后所保護的價值。當與憲法中另一基本權利——言論自由發生沖突時,在兩者之間找出平衡點,才能讓言論自由有更加肥沃的生存土壤,才能讓英雄烈士名譽的保護更深得人心。
綜上所述,可以說最新規定并出臺的民法中比較亮點的就是對英雄所具備的名譽的保護,雖然說這種精神上的事情是很難得到保障的,但是英雄作為國家特殊的群體還是需要用他們的精神作為公民的標桿的,所以只要有侵害就需要用法律來規制。
侵犯名譽權的證據有哪些
名譽權糾紛起訴后多久開庭
名譽權糾紛的處理方案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確定負有刑事賠償義務的機關
2021-01-18可主張哪些工傷賠償,怎樣獲取工傷賠償
2020-11-19騙婚是無效婚姻嗎
2020-12-07行政處罰超過多長時間不再罰
2020-12-17股權質押合同什么時候生效
2020-11-18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
2020-12-09賠償協議未按時間打款怎么辦
2021-02-25征用土地糾紛如何解決
2021-03-23房地產開發項目開發流程
2020-12-19保險合同的必備條款
2021-03-16本案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07伍某訴某保險公司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6高空拋物砸破天窗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31保險車輛損失情況確認書沒蓋章有效嗎
2020-12-26為避車造成側翻致路人受傷保險公司要賠嗎
2021-02-10代理公司未及時出保單 保險公司被判承擔理賠
2021-02-03農地承包的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1-01-07土地承包經營權包括哪些
2020-12-31機動地是承包地嗎
2021-01-03對城中村拆遷補償不滿意應該怎么維權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