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名譽權行為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名譽權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侵犯名譽權需要承擔侵權責任。當然不是所有的詆毀他人名譽都構成侵犯名譽權。那么侵犯名譽權的構成要件有些呢?下面小編為你介紹侵犯名譽權的構成要件,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1、行為人主觀有過錯
主觀有過錯是指行為人對于他人名譽權受侵害的事實主觀上存在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以媒體新聞報道侵害他人名譽權案件為例,如果加害人的主觀心態為故意,我們可以輕易認定,但如果僅僅表現為對所報道的事實調查或審查不嚴導致報道失實,其主觀心態應如何認定?筆者認為,新聞媒體作為我國的社會監督主體,應當在一定程度上享有自由報道權,而不應過分要求新聞媒體報道準確無誤。因為基于我國國情,輿論監督在社會生活中一直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方面。因此,我們應當鼓勵并支持新聞媒體繼續有效地發揮輿論監督作用。
2、行為人行為違法
對于該構成要件中的“法”,最高人民法院未作明確解釋,但是,筆者認為,按照慣例,此處的“法”應作限制解釋,僅包括法律和行政法規。對于部門規章和其他規范性法律文件,雖然可以約束行為人,但是違反這些規定,受害人并不得據此要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此種情況下,唯一可以救濟的途徑是向有關行政主管機關申訴控告,要求主管機關對行為人做出處理。
3、存在損害后果
由于名譽權本身具有特殊性,因而名譽權的損害后果與一般侵權后果的表現有所不同,前者較為隱蔽,且舉證比較困難。如公民因加害人行為導致社會和他人對其品德評價降低;法人因加害人行為導致商譽下降、磋商中的合同被終止等。我國還沒有明文規定名譽權損害后果的具體表現形式,而涉訴的名譽權案件也一直由法官自由裁量,對于是否存在損害后果及后果嚴重性,沒有法定和統一的衡量尺度,這也是完善名譽權保護制度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
4、損害后果與違法行為之間有因果聯系
因果聯系一般表現為直接和間接兩種,筆者認為,侵害名譽權的構成必須是違法行為直接導致了損害后果,如果確定違法行為與間接損害后果之間有因果聯系,必然導致權利濫用,這也與名譽權保護制度的初衷相違背。
以上就是侵犯名譽權的構成要件。
一般來說,侵害名譽權是屬于民事行為案件,需要當事人直接向法院提起相關訴訟,如果當事人對侵害者的相關信息有所殘缺的話可以直接向公安機關進行求助,公安機關會協助當事人對侵害者進行相關的調查、取證,幫助當事人對侵害人進行起訴。
侵害名譽權賠償損失包括哪些?
名譽權糾紛再審申請一定會被受理嗎?
侵害名譽權立案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酒后襲警一般拘留多久
2021-01-18在醫院突發心梗死了怎么賠償
2020-11-23留置時間不能超過多長時間
2020-12-03如何寫離婚協議書?
2021-02-14交通事故死亡賠償相關法規
2021-01-26用人單位拒不出具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怎么辦
2021-01-10處理賠償糾紛要交什么材料
2020-11-23機動車保險條款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3-13保險的功能有哪些
2021-01-14保險代理人的資格條件有哪些
2021-01-20獲得車險理賠的方法
2021-01-27保險法上的近因原則是怎樣的
2020-11-24分紅保險問答
2020-12-12簽訂集體土地承包合同有哪些法定程序
2021-02-25農村土地承包的原則
2020-11-08什么人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1-01-20拆遷房二手房過戶費用多少
2020-12-17企業拆遷補償費用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19國有土地拆遷中獲得拆遷補償方法是什么
2020-12-16被農村公路擴建強制占地怎么辦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