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高人民法院審理名譽權司法解釋內容是什么?
最高人民法院審理名譽權司法解釋
1、人民法院受理這類案件時,受侵權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住所地,可以認定為侵權結果發生地。
2、有關機關和組織編印的僅供領導部門內部參閱的刊物、資料等刊登的來信或者文章,當事人以其內容侵害名譽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機關、社會團體、學術機構、企事業單位分發本單位、本系統或者其他一定范圍內的內部刊物和內部資料,所載內容引起名譽權糾紛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3、新聞媒介和出版機構轉載作品,當事人以轉載者侵害其名譽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4、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等部門對其管理的人員作出的結論或者處理決定,當事人以其侵害名譽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6、公民依法向有關部門檢舉、控告他人的違法違紀行為,他人以檢舉、控告侵害其名譽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如果借檢舉、控告之名侮辱、誹謗他人,造成他人名譽損害,當事人以其名譽權受到侵害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7、醫療衛生單位向患者或其家屬通報病情,不應當認定為侵害患者名譽權。
8、消費者對生產者、經營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或者服務質量進行批評、評論,不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但借機誹謗、詆毀,損害其名譽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名譽權。
9、因名譽權受到侵害使生產、經營、銷售遭受損失予以賠償的范圍和數額,可以按照確因侵權而造成客戶退貨、解除合同等損失程度來適當確定。
二、侵犯名譽權法律責任是什么?
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可以書面或者口頭方式進行,內容須事先經人民法院審查。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的范圍,一般應與侵權所造成的不良影響的范圍相當。
公民、法人因名譽權受到侵害要求賠償的,侵權人應該賠償侵權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給與受害人造成精神損害的后果等情況酌定。
綜上所述,最高法對于名譽權侵犯案件出臺過專門的司法解釋,其中明確了名譽權糾紛管轄地,對人民群眾常見的侵權類型做出解釋,名譽權侵權發生地的法院對案件有管轄權。該司法解釋也明確了侵權的法律后果及承擔方式。
名譽權糾紛訴訟請求需要什么證據?
侵犯名譽權到哪里起訴?
如何起訴他人侵害名譽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般黨員失職失責如何處理
2021-01-28工地受傷到哪里做工傷認定
2021-01-16留置人員一定有罪嗎
2021-02-25交通事故認定后有異議超過了三天怎么辦
2021-03-25女方婚前購買房產婚后男方出資裝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1-02-20交通事故定殘需要哪些材料
2021-02-09道路交通事故賠償司法解釋
2021-01-26股權出質可以辦理股東變更嗎
2021-03-19工程停工買賣合同可否解除
2021-01-18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青島交通死亡保險公司賠付標準
2020-12-17保險證等不等于保險憑證
2021-03-15保險人對投保人有什么責任
2020-12-22土地轉讓協議究竟有沒有效
2021-03-10如何加強土地流轉的管理
2020-12-29營業房拆遷時,按照住宅標準補償是否合理
2020-12-21商鋪拆遷維權技巧,怎么不吃虧
2021-01-23拆遷協議可以貸款嗎
2020-11-15拆遷安置房離婚分割怎么進行
2021-02-13確定回遷房營業額的巧辦法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