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名譽權算刑事責任么?
侵犯他人的名譽權也算是刑事責任的,根據《民法通則》第134條的規定,結合侵害名譽權的具體特征,侵害名譽權的民事責任有:停止侵害、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在刑事責任上,當以侮辱、誹謗方式侵犯他人名譽權,情節嚴重,并符合刑法關于侮辱罪、誹謗罪的規定時,行為人的行為就構成了侮辱罪、誹謗罪,需根據《刑法》第246條的規定承擔刑事責任,即可被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當然,構成刑法的侮辱與誹謗的條件與民法上的侮辱與誹謗的條件并不相同。最顯著的區別是,刑法上所說的侮辱是要求在大庭廣眾之下對被害人進行公然的侮辱,而民法上的侮辱只要侵權人對被害人的侮辱行為為他人所知道即可;刑法上的誹謗要求所散布的虛假信息是行為人自己捏造的,而民法上的誹謗并不要求所散布的虛假信息是行為人所捏造,只要行為人有散布此種虛假的事實即可。
二、名譽侵權犯罪包括些什么
1、侮辱罪
侮辱罪,是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犯侮辱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2、誹謗罪
誹謗罪,是故意捏造并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根據《刑法》第246條規定,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犯本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這里所謂“告訴的才處理”,是犯誹謗罪,被害人告發的,法院才受理,否則不受理。“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綜合上面所說的,侵犯名譽權就是屬于自己個人的權利被他人進行侵害,這種行為一般作為當事人是可以要求違法者賠償自己的損失,但如果涉及到的情形比較大,而且也讓自己的利益受到得大損失同樣也會讓違法者承擔相應的刑法責任。
侵犯名譽權責任承擔是怎樣的
侵犯名譽權的處罰是怎樣的
侵犯名譽權精神賠償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犯罪中為何要繳納罰金
2021-03-01農民在城市打工車禍致殘殘疾賠償金怎么算
2021-01-06名譽權侵權損害賠償的標準是什么
2020-12-04未婚生子男方不給撫養費有什么后果
2020-11-09公證遺囑怎么寫
2020-12-05打架判刑了還要賠錢嗎
2020-12-19被迫簽訂有欺詐性合同怎么辦
2021-01-19怎么證明是在商場摔傷,有哪些相關法律依據
2021-01-02房產他項之后還能債權轉讓嗎
2021-03-19解除勞動合同工傷保險有效嗎
2021-02-23純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2-05實習期上高速被處罰一次后后面再抓住怎么辦
2020-11-20國企勞務外包是否違規
2021-01-05交通意外險理賠時需注意什么
2021-02-12以房養老和養兒防老哪個更告譜
2020-11-26飛機軍事延誤賠償標準
2021-02-18保險公司未盡告知義務難免責
2021-01-20保險公司調解肇事者吃虧嗎
2021-01-28汽車保險投保時需注意什么
2021-01-08保險公司申請設立分支機構應具哪些條件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