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譽權侵犯標準是什么?
1、行為人客觀上存在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并為第三人知悉。侵權人實施了侮辱、誹謗等行為。所謂侮辱是指以語言或行為公然損害他人人格,毀壞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既可以以口頭方式進行,也可以以行為方式進行。其表現形式是將現有的缺陷或其他有損于人的社會評價的事實擴散、傳播出去,以詆毀他人的名譽,讓其蒙受恥辱,可以稱之為“以事生非”。
2、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從法理上講,對于公眾人物提起的名譽侵權之訴,在主觀過錯方面的考察,應當以行為人是否具有實際惡意為標準,沒有實際惡意的行為,即使確實損害了公眾人物的名譽,也不應認定為侵權。這種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他人名譽的損害,仍然積極追求這種結果的發生。情節嚴重的,將會構成侮辱罪或誹謗罪。過
3、被侵害的對象應當是特定的人。所謂特定的人是指某個具體的自然人或法人。如果沒有特定的人,則在法律上就不存在所謂的受害人了。但是,如果某些文學作品在描寫中對特定的人進行了侮辱或誹謗,雖然使用的是代號或假名,但讀者一看便可知曉其所指的對象是誰,這顯然不能因其使用代號或假名而否定作者侵權。
4、在后果上,侵權人的行為對受害人的名譽造成了較嚴重的損害,使受害人感覺到一種不公正的社會壓力或心理負擔,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遭受創傷。必須強調的是,這種不公正的社會壓力、心理負擔或精神上受到的折磨必須是客觀實在的東西,而不是受害人主觀上的一種感受。
二、侵害名譽權的責任
1、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可以書面或者口頭方式進行,內容須事先經人民法院審查?;謴兔u、消除影響的范圍,一般應與侵權所造成的不良影響的范圍相當。
2、公民、法人因名譽權受到侵害要求賠償的,侵權人應該賠償侵權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給與受害人造成精神損害的后果等情況酌定
綜上所述,侵權人的行為造成了較嚴重的損害,造成心理負擔,精神上受到折磨,構成侵害名譽權,行為人的行為沒有造成受害人的社會評價降低,不構成對名譽權的侵害,因名譽權受到侵害要求賠償的,當事人應該賠償侵權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
網絡名譽權的相關法律法規
名譽權糾紛起訴后多久開庭
侵犯名譽權責任承擔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起訴離婚必須符合什么條件
2021-03-14彩禮到底應返還多少
2021-03-04事實婚姻關系具有婚姻效力嗎?
2020-12-20什么情況下必須給付老人贍養費
2021-03-18交通事故私了后可不可以繼續要求賠償
2021-02-07人身損害賠償死亡賠償多少
2020-11-12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停發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9雇傭關系傷殘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1購房新政策二套房契稅相關規定
2021-02-21北京樓市調控細則15條正式出臺(全文)
2020-12-23允許變更勞動合同的條件
2021-03-16如何處理員工擅自離崗的事件
2021-03-09關于雙重勞動關系的爭議
2021-02-01企業停產放假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02實習期沒工資轉正要壓工資嗎
2021-03-23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擔保合同有哪些區別
2021-01-01定值保險合同和不定值保險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2-23旅游保險要注意六個誤區是什么
2021-02-11沒有按時交保費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0-12-18投保人怎么要求退還保險費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