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學校有名譽權嗎?
學校是依法享有名譽權的主體。
學校作為事業單位法人,具有法人主體資格,我國法律保護法人的名譽權,《民事訴訟法》規定了法人有權提起民事訴訟,所以,學校享有名譽權,有權起訴侵犯其名譽權的人,并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
即使言論是在侮辱、誹謗學校的教職工,但學校與之具有直接利害關系。學校內部教職工的行為舉止,社會對學校內部人員的評價,直接決定了這個學校在社會上的口碑,試想,一個學校的師資何其重要,在選擇一個好學校的時候,難道只是看到學校這個空殼嗎?學校的名聲響不響和它的管理,不僅是對學生的管理,還有對教職工的管理,要是學風不正,師德敗壞,縱然有幾百年老校的招牌,社會評價也還是可能一泄千丈的,因此學校可以受害人的身份起訴,是名譽權糾紛的適格原告。
二、如何認定名譽權被侵權?
1、行為人客觀上存在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并為第三人知悉。侵權人實施了侮辱、誹謗等行為。所謂侮辱是指以語言或行為公然損害他人人格,毀壞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既可以以口頭方式進行,也可以以行為方式進行。其表現形式是將現有的缺陷或其他有損于人的社會評價的事實擴散、傳播出去,以詆毀他人的名譽,讓其蒙受恥辱,可以稱之為“以事生非”。
2、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從法理上講,對于公眾人物提起的名譽侵權之訴,在主觀過錯方面的考察,應當以行為人是否具有實際惡意為標準,沒有實際惡意的行為,即使確實損害了公眾人物的名譽,也不應認定為侵權。這種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他人名譽的損害,仍然積極追求這種結果的發生。
3、在后果上,侵權人的行為對受害人的名譽造成了較嚴重的損害,使受害人感覺到一種不公正的社會壓力或心理負擔,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遭受創傷。必須強調的是,這種不公正的社會壓力、心理負擔或精神上受到的折磨必須是客觀實在的東西,而不是受害人主觀上的一種感受。
學校是有名譽權的,與其他主體一樣,若是發現他人的行為侵犯了其名譽權的,那么只要掌握了對方侵權的證據,就可以依照程序的規定,將這些證據,與民事訴狀一起,提交給人民法院。需要注意的是,辱罵學校教職工的行為,也可能會損害學校的名譽權。
侵犯名譽權犯罪在哪起訴
侵犯名譽權律師函怎么寫
名譽權糾紛訴訟請求需要什么證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共同債務一方死亡怎么辦
2021-03-05聘用合同是正式員工嗎
2021-01-10辦理治安案件應當堅持什么的原則
2021-01-28同居關系可要退回彩禮嗎
2021-01-26輕微傷鑒定標準流程有哪些
2021-02-14賣方收了定金能違約嗎
2021-02-04怎樣申請暫停行政處罰決定
2020-12-26價格欺詐的消費者的賠償標準
2020-11-15工程款支付流程是什么,工程款支付的違約責任是什么
2020-12-23被抵押的房產是否可以資產保全
2021-02-13土地使用權是否屬于他物權
2021-03-20簽訂投資擔保合同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3什么是專業的房地產評估
2021-03-18如何約定競業限制條款才合法?
2021-01-09工會會員享有哪些權利
2021-03-19保險公估人指的是什么
2021-02-10違反保險合同條款無法獲得賠償
2020-12-01因車輛丟失同時起訴停車場和保險公司應當如何處理
2020-12-17精神病人自殺,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2-04保險公司未向投保人明確說明免責條款仍應理賠嗎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