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好意施惠與民法總則中的規定是什么?
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的規定,好意實惠之侵權歸責原則應當適用過錯原則。但基于好意施惠的無償性和良好的動機,以及善意目的性,應從民法的公平理念出發,酌情減輕施惠人的民事賠償責任。即施惠人因其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受惠人人身或財產損害的,應酌情適當承擔賠償責任,對因一般過失造成的損害則無須擔責。因此認定好意施惠侵權行為應當慎用,不得與公眾對此類案件的期待值相距太遠。
好意施惠不同于《民法通則》第九十三條規定的無因管理,因為無因管理行為實施時,被管理人不知道管理人在對自己的事務進行管理,被管理人也沒有向管理人發出希望管理人實施事務管理的意思表示。好意施惠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規定的義務幫工有點相似,但義務幫工是法律行為,而好意實惠是事實行為。
二、好意施惠糾紛的訴訟流程
1、遞交訴訟狀
2、法院經審查受理后將起訴書副本送達被告;
3、被告在十五日內提交答辯狀,法院在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送達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辯狀,不影響審理;
4、決定開庭審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并公告;
5、法庭調查階段包括:當事人陳述;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宣讀鑒定結論;宣讀勘驗筆錄;
6、法庭辯論包括: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或者答辯;互相辯論。法庭辯論終結,由審判長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順序征詢各方最后意見;
7、法庭辯論終結,應當依法作出判決。判決前能夠調解的,還可以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8、判決宣告。
近些年來,因為好意施惠而引發的民事糾紛案件也逐步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人們高度關注此類案件的原因是,大多數人的社會價值觀都是一樣的,當然人們不希望好人在做好事的時候,最終不僅沒有好報,還要承擔法律責任。
好意施惠致傷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執行好意施惠能否減輕責任?
替人保管是否構成好意施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加盟店公司解散了保證金能退嗎
2020-11-27要約及其法律約束力是怎樣的
2021-01-14行政處罰立案后多長時間做出
2021-01-04實習協議中包括試用期嗎
2020-12-14知識產權一般幾年過期
2021-03-02遺囑公證步驟是怎樣的
2020-12-17未經批準在名稱中使用“銀行”字樣的會坐牢嗎
2020-12-17格式合同侵害什么權益
2021-01-24跳槽七誡 龍華勞動律師
2020-11-20人壽險的投保額怎么計算
2020-12-27我國產品責任制度執行中有哪些問題與建議
2021-03-01人身保險合同領取的保險金是否應當從賠償金中扣除
2020-11-10機動車保險的形式
2020-11-12約定與法律有什么關系
2021-01-30拼車一族該如何購買有效的保險
2021-02-22對一“保險詐騙案”所涉相關問題探討
2020-11-19半掛車未上保險不賠付
2021-02-07工業用地的拆遷包括哪些補償項目
2021-01-132020年農村拆遷補償標準將會有哪些變化
2020-11-21房屋拆遷補償該如何抉擇,可以要求在原有地段置換房屋嗎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