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補償款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婚姻法》第17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取得的共同財產包括:工資、獎金,生產、經營的收益,知識產權的收益,繼承或贈予所得的財產(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除外),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對“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的范疇,《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11條也作出了明確規定:一方以個人財產投資取得的收益,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養老保險金、破產安置補償費。
另外,我國《婚姻法》第18條規定,下列財產為夫妻一方財產:一方的婚前財產,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可見,我國現行法律或司法解釋對土地補償款的權屬問題沒有作出明確規定或解釋,因此主張個人所有或者主張共同所有,都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
但是,土地補償款具有專屬性特征。《物權法》第42條第2款規定: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應當足額支付土地補償款、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款等費用。因為土地是農民最大和最后的保障,是農民賴以生存的根本,土地補償費實質是對失地農民這一特定身份人群的一種生活保障,是失地農民今后生活的主要依靠。農民耕種的責任田被征用,是對土地經營權的永久性喪失,從而失去一份重要的生活保障。由此可見,土地補償款是對失去耕地農民個人的一種金錢補償,具有明顯專屬性。
在審判實踐中可參照復原軍人的“回鄉生產補助費”規定處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3條規定,復原軍人從部隊帶回的醫藥補助費和回鄉生產補助費應歸本人所有。同樣,農村土地征收后的土地補償款實質上是支付給被征地農民另行創業的生產補助費用,與復原軍人的“回鄉生產補助費”相近,因而,將土地補償款界定為夫妻個人財產有法可鑒。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向海里傾倒廢棄物需要向哪些單位提出申請
2021-02-05試用期辭職需要提前幾天
2020-11-25找律師發律師涵多少錢
2021-03-06商標轉讓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8協議與實際不符可否作廢
2021-01-07乙方沒有履行租房合同怎么辦
2021-02-23共同過失犯罪的范圍與要件
2021-01-17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的法律規定
2021-03-17工傷導致孩子流產怎么賠償
2020-12-06不可抗力消除后能否解除合同
2020-11-25債權人違反擔保合同約定怎么處理
2020-11-12什么是勞務經濟
2020-12-21勞動者突然離職,工資還要結算嗎
2020-12-03人壽保險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18產品責任與違約責任的競合有哪些
2021-03-05保險合同有哪些體現形式?
2021-01-06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有什么規定
2021-02-12旅行社責任險條款概述
2020-12-25撞墻事故該怎樣索賠
2021-02-04買夠十五年的職工養老保險,年齡不夠,還要補交嗎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