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補償款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婚姻法》第17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取得的共同財產包括:工資、獎金,生產、經營的收益,知識產權的收益,繼承或贈予所得的財產(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除外),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對“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的范疇,《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11條也作出了明確規定:一方以個人財產投資取得的收益,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養老保險金、破產安置補償費。
另外,我國《婚姻法》第18條規定,下列財產為夫妻一方財產:一方的婚前財產,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梢姡覈F行法律或司法解釋對土地補償款的權屬問題沒有作出明確規定或解釋,因此主張個人所有或者主張共同所有,都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
但是,土地補償款具有專屬性特征?!段餀喾ā返?2條第2款規定: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應當足額支付土地補償款、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款等費用。因為土地是農民最大和最后的保障,是農民賴以生存的根本,土地補償費實質是對失地農民這一特定身份人群的一種生活保障,是失地農民今后生活的主要依靠。農民耕種的責任田被征用,是對土地經營權的永久性喪失,從而失去一份重要的生活保障。由此可見,土地補償款是對失去耕地農民個人的一種金錢補償,具有明顯專屬性。
在審判實踐中可參照復原軍人的“回鄉生產補助費”規定處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3條規定,復原軍人從部隊帶回的醫藥補助費和回鄉生產補助費應歸本人所有。同樣,農村土地征收后的土地補償款實質上是支付給被征地農民另行創業的生產補助費用,與復原軍人的“回鄉生產補助費”相近,因而,將土地補償款界定為夫妻個人財產有法可鑒。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受讓個人獨資企業應否對企業原債務承擔清償責任
2021-03-06農村修路征地協議書
2020-12-06行政機關妨礙行政訴訟進行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2021-02-22輸官司對方律師費也要付嗎
2021-03-24無房產證房屋轉讓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2-23喪葬費、死亡撫恤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1-02-14訂婚后男方爽約彩禮需要退回嗎?
2021-03-13財產保全后賬戶可以有資金往來嗎
2021-02-27實習期企業解聘員工怎么補償
2020-12-24哪些項目不列入工資總額的范圍是什么
2020-12-23離退休多少年不能中止合同
2020-12-14家庭財產保險保險儲金是什么
2021-02-02保險合同當事人解決合同爭議的方式有哪些
2021-01-29人身保險理賠權利可以轉讓嗎
2020-11-11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會被撤銷
2020-12-11最新保險法司法解釋一,二內容是什么
2021-01-11保險公司的業務
2021-01-14回遷房滿五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2-07房屋拆遷安置權可以轉讓嗎
2020-12-04拆遷時未簽協議先交房合法嗎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