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下,當今社會再也不是那個只追求經濟發展而全然不顧環境破壞的社會了,保護環境是每個公民的義務和責任。污染環境罪責輕的可能會受到民事訴訟,賠償,嚴重的甚至定為犯罪行為。那么污染環境罪能判緩刑嗎?下面就給大家具體介紹一下。
適用緩刑的對象和條件:
(一)適用緩刑的對象必須是被判處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二)犯罪分子確有悔改表現,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即法院認為不關押也不致于再危害社會。以上兩條缺一不可。
(三)刑法規定,對累犯,不論其刑期長短,一律不能適用緩刑。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生態環境部2019年2月20日《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有關問題座談會紀要》的通知,作出最新規定:
11.關于嚴格適用不起訴、緩刑、免予刑事處罰
會議針對當前辦理環境污染犯罪案件中如何嚴格適用不起訴、緩刑、免予刑事處罰的問題進行了討論。會議強調,環境污染犯罪案件的刑罰適用直接關系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際效果。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要深刻認識環境污染犯罪的嚴重社會危害性,正確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充分發揮刑罰的懲治和預防功能。要在全面把握犯罪事實和量刑情節的基礎上嚴格依照刑法和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條件適用不起訴、緩刑、免予刑事處罰,既要考慮從寬情節,又要考慮從嚴情節;既要做到刑罰與犯罪相當,又要做到刑罰執行方式與犯罪相當,切實避免不起訴、緩刑、免予刑事處罰不當適用造成的消極影響。
會議認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不適用不起訴、緩刑或者免予刑事處罰:(1)不如實供述罪行的;(2)屬于共同犯罪中情節嚴重的主犯的;(3)犯有數個環境污染犯罪依法實行并罰或者以一罪處理的;(4)曾因環境污染違法犯罪行為受過行政處罰或者刑事處罰的;(5)其他不宜適用不起訴、緩刑、免予刑事處罰的情形。
會議要求,人民法院審理環境污染犯罪案件擬適用緩刑或者免予刑事處罰的,應當分析案發前后的社會影響和反映,注意聽取控辯雙方提出的意見。對于情節惡劣、社會反映強烈的環境污染犯罪,不得適用緩刑、免予刑事處罰。人民法院對判處緩刑的被告人,一般應當同時宣告禁止令,禁止其在緩刑考驗期內從事與排污或者處置危險廢物有關的經營活動。生態環境部門根據禁止令,對上述人員擔任實際控制人、主要負責人或者高級管理人員的單位,依法不得發放排污許可證或者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
答案是因罪責輕重而定的。罪責輕的也要看犯罪人對環境的破壞影響程度以及悔改程度,對于罪責嚴重的,慣犯肯定不能實行緩刑的。這不僅是法律的公正性所在,也是警示其他人。破壞環境就是損害我們自身的生存環境,保護環境是每個公民的義務和責任。
污染環境罪的未遂判處刑罰嗎
嚴重污染環境罪的司法解釋是怎樣的
污染環境罪處置的認定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證與保證合同
2020-12-24黨員被行政拘留有什么后果
2021-03-26工傷中侵權人應當怎樣賠償被侵權人
2020-12-29違法注冊資本金行政訴訟時效
2020-11-17哪些商標行為應撤銷
2020-12-22抵押物擔保能否直接執行賬戶
2021-03-01一般保證期限
2021-01-21偽造房產證來抵押借款是什么罪
2021-02-06失聯多久可以報警立案
2020-11-21法院判贈與房產無效契稅可以退嗎
2021-01-29勞務派遣是什么意思
2020-12-08試用期沒有7天不給工資是否合法
2020-12-18實習期簽了合同要承擔上面的條款嗎
2020-11-27婚嫁保險有什么用
2021-02-15某公司訴張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27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的情況
2021-03-23司機酒駕出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0-12-08保險公司對無證駕駛肇事逃逸仍需承擔人身損害賠償責任嗎
2021-01-20保險的意義是什么
2021-01-10保險公司懷疑騙保不理賠怎么辦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