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國家對于環境問題越來越重視,污染環境的行為如果造成嚴重后果的,會承擔刑事責任。不過實踐中仍然會有不少企業或個人無視法律的規定,由于利益的驅使而使環境遭到嚴重的污染。為了更好地了解污染環境罪的構成,今天律霸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污染環境罪主體可以是誰。
一、污染環境罪主體可以是誰?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即凡是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均可構成本罪。單位可以成為本罪主體。
二、污染環境罪的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國家規定,向土地,水體和大氣排放危險廢物,造成環境污染,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嚴重后果的行為。
1、實施本罪必須違反國家規定。
是指違反全國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有關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以及國務院制定的相關行政法規、行政措施、發布的決定或命令。這些法律、法規主要包括《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環境保護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法律,以及《放射防護條例》、《工業“三廢”排放試行標準》等一系列專門法規。
2、實施排放、傾倒和處置行為
其中排放是指把各種危險廢物排入土地、水體、大氣的行為,包括泵出、溢出、泄出、噴出、倒出等,傾倒是指通過船舶、航空器、平臺或者其他載運工具,向土地、水體、大氣傾卸危險廢物的行為;處置是指以焚燒、填埋或其他改變危險廢物屬性的方式處理危險廢物或者將其置于特定場所或者設施并不再取回的行為。
3、嚴重污染環境
刑法修正案八已對本條做了修訂。并不要求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嚴重后果。只要嚴重污染環境就可成立此罪。
三、污染環境罪的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刑法修正案八》中對于原有規定作出修改,本罪從結果犯演變至行為犯,從過錯責任原則到帶有嚴格責任性質的過錯推定原則,從過失犯到承認存在間接故意的主觀方面。
也可以是單位。單位構成污染環境罪的案例并不少見,這是因為單位在生產過程中不重視環境污染防治所導致的。污染環境罪在主觀上應表現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環境污染卻仍然實施的,如果遵守了相關的規定,但因過失導致環境被污染的,不會構成犯罪。
如何完善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法律制度
城市環境污染有哪些
室內環境污染有哪些?哪些污染算室內環境污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征地拆遷批文有效期是多久
2021-03-04企業征地流程有哪些
2021-03-20招未成年直播怎么處罰
2021-02-14離婚律師收費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2限制妻子婚姻自由的協議無效
2021-02-20強制執行撤銷要多久生效
2021-01-03業主不交物業費被起訴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1-01-27公司給員工調崗,造成員工被迫辭職需要給經濟補償嗎
2020-12-29勞務外包員工解聘補償由誰支付
2021-03-03從一起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糾紛案談起
2021-02-04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是什么
2021-02-15人壽險的理賠知識
2020-11-09保險人未盡說明義務 相關保險條款無效
2020-11-15副駕駛人員跳車身亡保險公司應按照什么標準賠償
2020-12-02交通理賠交強險是多少錢
2021-01-20保險合同包括哪些形式
2021-01-28戶主為國家干部戶主代表全家簽訂的土地承包合同有效嗎
2020-11-26土地流轉后,土地被征收應該屬于誰
2021-01-30土地出讓金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2020-12-25拆遷補償方案通常是在什么時候發布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