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污染環境犯罪構成的要件是什么?
1、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了國家防治環境污染的管理制度。
2、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嚴重污染環境的行為。
(1)實施本罪必須違反國家規定。
是指違反全國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有關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以及國務院制定的相關行政法規、行政措施、發布的決定或命令。這些法律、法規主要包括《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環境保護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法律,以及《放射防護條例》、《工業“三廢”排放試行標準》等一系列專門法規。
(2)實施排放、傾倒和處置行為。
其中排放是指把各種危險廢物排入土地、水體、大氣的行為,包括泵出、溢出、泄出、噴出、倒出等,傾倒是指通過船舶、航空器、平臺或者其他載運工具,向土地、水體、大氣傾卸危險廢物的行為;處置是指以焚燒、填埋或其他改變危險廢物屬性的方式處理危險廢物或者將其置于特定場所或者設施并不再取回的行為。
(3)必須造成了環境污染,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嚴重后果。
本罪屬結果犯,行為人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應對其行為所造成的后果加以認定,如該行為造成嚴重后果,則以本罪論。否則不能以犯罪論處。
3、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即凡是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均可構成本罪。單位可以成為本罪主體。
4、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過失。這種過失是指行為人對造成環境污染,致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嚴重后果的心理態度而言,行為人對這種事故及嚴重后果本應預見,但由于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雖已預見到但輕信能夠避免。
環境污染現在已經成為了世界各國都高度關注的一個問題,在國家過去幾十年發展經濟的過程中,確實疏忽了對環境的保護,極端高端天氣和冰川融化這都源于人們對環境的污染,在這樣的狀態下如果再不樹立保護環境的基本意識,對全社會來說都是極其危險的。
環境污染的民事責任包括哪些,需要注意什么
環境污染損害賠償糾紛案判決書
環境污染損害賠償的法律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假釋期間發現新罪怎么處理,發現漏罪怎么判刑
2021-01-16財務保密協議范本
2021-02-02如何確定股權轉讓價格
2021-01-07房產公證費用的計算標準
2020-11-13合同部分履行定金怎么退
2021-03-20保證人死亡后保證合同的效力是否終止
2021-01-14什么是動產質權
2021-03-15股權已經質押償還債務,是否可以查封土地
2020-12-06人身損害賠償范圍
2021-02-04實施家庭暴力承擔什么民事責任
2021-01-18無犯罪記錄證明怎么開
2021-03-19什么條件下可退回保險費
2020-12-08人壽保險的理賠時間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02理賠公估人的業務范圍主要包括哪些
2020-12-06代簽商業三者險投保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09買車未索保險合同保險免賠后果自擔
2021-03-07財產保險合同中有哪些免責條款
2020-11-27車被縱火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23保險人解除合同的情形是什么
2021-01-11互聯網保險有哪些法律法規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