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在學校打架的,由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學校是否承擔責任要看它有沒盡到監護管理的職責。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指的是,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及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包括10 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
一、 未成年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三十二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責任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
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受到人身損害的,學校應當承擔責任,除非學校能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
即學校方必須承擔舉證責任,證明自己盡到教育、管理職責。
第三十八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
三、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受到人身損害的,學校沒有盡到監管職責的,應當承擔責任。
即未成年人一方要承擔舉證責任,證明學校沒有盡到教育、管理職責。
第三十九條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責任。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受到人身損害是過錯推定責任,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在學校受到人身損害是過錯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規定: 第三十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 第三十九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責任。 第四十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以外的人員人身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管理職責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如果學校在執行器監督管理的職責的時候有所疏漏,從而沒有對學校的學生參與打架斗毆的事件沒有做到很好的監管,從而導致學生參與打架斗毆并且有學生受傷的話,在這種情況下,學校應該負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要約,什么是要約邀請?
2020-11-08醫患糾紛的預防與解決
2021-01-29雇傭人員侵權他人的如何賠償
2020-11-25規模小的公司可不設監事會嗎
2021-03-21互聯網金融法律法規匯總(截至2015年10月13日)
2021-01-13合伙企業與注冊公司的區別有哪些
2020-12-26可以對家暴行為提起訴訟嗎
2021-02-19請假工資如何計算
2021-01-07用人單位調崗降薪合法嗎,怎么樣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020-12-29股權激勵糾紛是否屬于勞動仲裁
2020-11-21事業單位勞動糾紛是否可仲裁
2021-01-02給孩子買壽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8飛機延誤一小時賠償嗎
2021-02-21保險公司在有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該怎么做
2021-01-02保險經紀人的主要分類有哪些
2021-01-20購買境外旅游保險的好處
2020-11-26保險法受益權是什么意思以及針對的對象
2020-12-01利差益
2021-01-17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特征以及概念是什么
2020-12-02土地轉讓流程有哪些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