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傷理賠標準是什么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侵權責任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九條?【侵害生命健康權的民事責任】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死亡的,并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
法律對于輕傷的賠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九條有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一款也有明確規定,但是都沒有規定具體的金額,一般是傷害賠償由醫療費、誤工費、伙食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營養費、撫慰金、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構成,具體的金額要根據傷情來確定。
主要的費用就是醫療費和誤工費,醫療費,當遭受到人身傷害時,要及時就醫,如是自己先行付款,要保存好醫療機構出具的醫藥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和醫生開具的診斷證明。如果賠償義務人對出具的證明有異議的,覺得不合理的,由賠償義務人自行承擔舉證責任。誤工費主要的判斷依據是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之前的收入狀況,誤工時間主要是根據受傷時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開具的證明確定的,即何時就診,大概需要多久康復。收入的話,分為幾種情況,首先是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沒有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
在故意傷害造成輕微傷的情況下,一般是不構成刑事犯罪,也就不需要行為人承擔刑事方面的責任,而只能要求其作出民事賠償,當事人雙方可以自行協商或者簽訂輕傷害賠償協議。不過,畢竟這樣的行為也是對他人人身造成了侵權,往往會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中的規定,對行為人作出處理。
輕傷理賠的金額是需要根據實際的情況來定的,導致他人輕傷除了民事責任外,其實還有刑事責任需要去承擔的。關于輕傷理賠標準跟導致他人輕傷后的法律責任是什么,對于具體內容不太了解或想要爭取權益,可以來律霸網找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具鑒定意見的鑒定人是否必須出庭作證
2020-12-20驅逐出境的對象是誰
2021-01-30申請行政復議可以找哪些行政機關
2021-01-23公司法 注冊資金 抽資
2021-03-03獨資有限公司是否可以股權贈與
2020-12-05遺囑人燒毀公證遺囑能否視為撤銷遺囑
2020-11-28簡易程序案件的舉證期限由誰確定
2020-11-21離婚協議滿三年了還能追溯嗎
2021-02-03什么是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1-02-06房產他項之后還能債權轉讓嗎
2021-03-19如何保障老年人的住房
2021-02-23老板拖欠工資超過1年員工還可以追討嗎
2020-12-04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2020-11-18被燙傷意外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2-21意外傷害險可分為哪些種類
2020-11-12產品責任糾紛案件如何進行舉證呢
2021-03-08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免責條款效力爭議案
2021-03-14固定資產火災保險事務處理準則
2020-12-24出了車禍保險需要立即報案嗎
2020-12-06購買第三者責任保險注意什么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