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武陵區律師 安仁縣律師 道滘鎮律師 濰城區律師 環翠區律師 鶴山市律師 橋東區律師
每年的315晚會上,都會曝光不少經營者欺詐消費者的案件。消費者購買了偽劣產品后,會影響使用效果,甚至是發生人身傷害。對此,消費者有權向商品或者服務的提供方要求賠償。新的消費者權益法這方面也有明文規定,那么欺詐消費者賠償標準是怎樣的?下面我們跟隨小編具體了解下吧。
一、欺詐消費者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務如果有欺詐行為,要對消費者進行3倍賠償,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新消法規定消費欺詐3倍賠償是獲賠的最低限度。從立法目的來看,法定懲罰性賠償僅是消費者獲得懲罰性賠償的最低限度,而非消費者獲得懲罰性賠償的最高限度。
二、經營者的欺詐行為包括哪些?
經營者在向消費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欺詐消費者行為:
1、銷售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
2、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使銷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
3、銷售“處理品”、“殘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謊稱是正品的;
4、以虛假的“清倉價”、“甩賣價”、“最低價”、“優惠價”或者其他欺騙性價格表示銷售商品的;
5、以虛假的商品說明、商品標準、實物樣品等方式銷售商品的;
6、不以自己的真實名稱和標記銷售商品的;
7、采取雇傭他人等方式進行欺騙性的銷售誘導的;
8、作虛假的現場演示和說明的;
9、利用廣播、電視、電影、報刊等大眾傳播媒介對商品作虛假宣傳的;
10、騙取消費者預付款的;
11、利用郵購銷售騙取價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約定條件提供商品的;
12、以虛假的“有獎銷售”、“還本銷售”等方式銷售商品的;
13、以其他虛假或者不正當手段欺詐消費者的行為。
三、欺詐消費者會面臨哪些法律責任?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傷害的,應當支付醫療費、治療期間的護理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等費用,造成殘疾的,還應當支付殘疾者生活自助具費、生活補助費、殘疾賠償金以及由其扶養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費等費用;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的,應當支付喪葬費、死亡賠償金以及由死者生前扶養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費等費用;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由此可見,商家欺詐消費者的行為有很多種,包括提供偽劣產品、惡意提高產品價格和虛假宣傳產品等。按照最新規定,欺詐消費者賠償標準是經營者提供商品和服務的三倍,不足500元,按照500元計算。同時,對消費者造成人身傷害的,經營者還要承擔相關費用,情節嚴重的,可能會觸犯刑法。
侵犯消費者權益的解決途徑有哪些?
消費者怎么打消費侵權官司
消費者爭議有哪些分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警行政復議有用嗎
2021-01-06商標轉讓的概念
2021-01-05反擔保什么時候解除
2021-02-01合伙企業成立要具備哪些條件
2021-02-07中止探望權程序有哪些
2021-01-18未領結婚證生了小孩應該歸哪方撫養
2021-01-28兒子開公司能多要贍養費嗎
2020-11-26什么是勞動合同變更
2021-03-20勞務合作協議書范本
2020-12-03小區綠化“縮水”業主如何維權
2021-01-01如何選擇定期壽險或終身壽險
2020-12-22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的效力
2020-11-23合同的法定解除權在什么時候體現呢
2021-03-12投保人虛報年齡保險公司是否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17保險合同能否繼承
2021-01-13責任書出來后保險多久理賠
2021-02-08車輛是否可以重復投保?
2020-11-10規劃部門可以公開土地出讓合同嗎
2020-12-20土地出讓合同的性質是什么
2021-02-19遇到拆遷,是選安置房還是選貨幣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