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親屬不能作證:親屬如果知道案件事實,可以作證。
近親屬和親屬所作的證,效力小于沒有利害關系人所作的證。但依法是可以作證的,只是司法或者其它機關采納的問題。
可以當場作證,也可以書面作證。
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七十條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有關單位的負責人應當支持證人作證。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提交書面證言。
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證。
要成為訴訟中的證人,適格的條件有四個:
其一是知道部分或全部案件情況。知道案情是指證人直接憑借自己的眼、耳、鼻舌等感覺器官感知案情的人,這里的感知是直接感知,而不是聽說,據說等的間接感知。
其二能正確表達意志。如生理、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做為證人,證人是就自己所了解的案件情況向法院進行相關陳述的人,因此,這就要求證人具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以便真實、清晰地表達所感知的案件事實。
其三能正確認識作證的法律后果。
其四是訴訟當事人以外的第三人。
以上四條密不可分。只要同時具備這四條,不論國籍、種族,性別,文化程度有何不同,均可成為民事訴訟中的證人,但是,在民事訴訟案件的審理中擔任法官、陪審員、鑒定人、法警、翻譯人員、律師,不能同時定為該案的證人,因為那樣便會造成角色沖突,不利于公正原則的實現,也不利于訴訟程序的維護,做為案件的當事人,與案件有直接的利害沖突,也不能做為證人。
關于單位能否成為證人的問題,理論界有三種學說:肯定說、沉默說、否定說,否定說為目前通說,最高人民法院的《規(guī)定》,雖沒有明確說明單位不能作為證人,但從其關于證人證言的幾條規(guī)定,可以明顯看出,單位是不能作為證人的,因為單位不能感知案情,不能被成為質證對象。國外的立法例也根本沒有類似的規(guī)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質押和土地抵押能同時嗎
2020-11-30追討退休前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3-10有限公司章程范本(二)
2020-11-24結婚的法定程序是怎么規(guī)定的
2021-02-10訂婚之后男方要退婚怎么辦
2021-02-17什么是瀆職侵權罪
2021-02-14預售房屋抵押登記手續(xù)是什么
2021-03-14銀行不同意放款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12大學生在校外自殺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08自己家修的路不準他人用違法嗎
2020-12-11違法解除合同賠償金如何算
2021-03-03勞動關系的概念
2020-12-29人身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1-10商業(yè)保險和社會保險的差別有哪些
2020-11-20肇事逃逸能走保險嗎
2021-03-16財產保險中出現施救費用怎么賠
2020-11-24保險合同從何時起開始成立和生效
2020-12-12保險利益都有哪些重要原則
2020-11-15投保時需要哪些手續(xù)?
2021-01-12股權轉讓與土地轉讓有哪些差異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