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退貨也算消費者維護自身權益的一種體現嗎?
在消費過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消費者的權益時常遭受到某些侵害并引起矛盾糾紛。以下四點可供參考:
1、明白自己的權利。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民法通則》等法律規定,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時,主要享有以下權利:安全權、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求償權、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權、獲得知識權、人格尊嚴權和監督舉報權。
2、不忘索要發票。發票不僅是購物的憑證,更是消費者維權的基本證據。因此,消費者在購物時千萬不要忘記索要發票并予以妥善保管。除此之外,還有保修卡、信譽卡、產品使用說明書、產品合格證、警示標志等憑據,都要保管好,以備急用。
3、牢記維權時限。根據國家《部分商品維修更換退貨責任規定》,國家對部分商品維修更換退貨時間做了如下規定:
(1)“7日”規定。產品自售出之時起7日內發生性能故障,可以選擇退貨、換貨或修理;
(2)“15日”規定。產品自售出之日起15日內發生性能故障,消費者可以選擇換貨或修理;
(3)“三包有效期”規定。三包有效期自開具發票之日起計算。在國家公布的第一批實施三包的18種商品,如彩電、冰箱、自行車、空調、手表等的三包有效期,整機分別為半年至1年,主要部件為1至3年。三包有效期應扣除因修理占用的時間,換貨后的三包有效期自換發之日起重新計算。
(4)“30日”和“5年”的規定。修理者應保證修理后的產品能正常使用30日以上。生產者應保證在產品停產后5年內繼續提供符合技術要求的零配件。
4、運用維權渠道。《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4條明確規定,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五種途徑解決:
(1)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2)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3)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4)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同時,還要注意和掌握訴訟時效。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身體受到損害要求民事賠償和寄存財物丟失或者毀損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兩年。據此,當消費者的權益受到侵害時,一定要及時地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否則,有理也會輸掉官司。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作用和意義
1、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頒布與施行,是我國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全面確認消費者的權利。對保護消費者的權益,規范經營者的行為,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它為打擊假冒偽劣、提高產品質量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質量不達標是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的致命弱點,特別是食品和藥品類的質量。當前質量問題仍十分突出,據國家技術監督局公布的1993年第三季度產品質量抽查結果,抽查2300個企業生產的75類2737種國內銷售的產品,合格的1976種,抽樣合格率為72.2%,產品質量盡管有明顯好轉,但產品質量存在的問題仍不容忽視。一是無生產許可證產品質量問題較大,在抽查的家用液化石油氣調壓器、電焊機等13類實施生產許可證(或安全認證)管理的產品中,有70個產品系無證企業生產,僅16個合格,抽樣合格率僅有22.9%;二是部分中小及鄉鎮企業產品質量問題嚴重。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假冒偽劣行為仍十分猖獗,不僅面廣量大,而且規模有擴大之勢,有些地方甚至已形成產銷假冒偽劣商品的“專業村”、“集散地”。有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就能依照法律有效地治理假冒偽劣。
3、它還是維護市場秩序的一個重要手段。市場經濟就是法制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完善必須有完備的法制來規范和保障,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就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法律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市場經濟要求按照公平、平等的準則規范與調節各市場主體間的關系,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消費者與生產經營者各自的利益驅動,二者的利益關系并不總是一致的,而常常會出現矛盾,消費者又往往處于弱者地位,其權益總是在不斷受到侵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了消費者的權利以及消費者組織及其職能,以及消費者和經營者有關消費者權益爭議的解決途徑和經營者應承擔的責任等,這就以法的形式對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的相互關系與市場行為作了規范,有利于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
消費者是所有買賣關系中重要的一方,秉著誠實信用的商人原則,不能為了謀取暴利而制造偽劣商品欺騙消費者。如果消費者發現購買到假貨可以退貨或者直接找相關部門需求幫助。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就是這么存在的價值,一直盡力維護消費者的權益,我們作為消費者也要自覺提高維權意識。
欺詐消費者行為有哪些,消費者怎么維權
消費者怎樣向消協投訴
對消費者進行欺詐行為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借條的標準格式范本
2021-01-15醫療事故調解協議怎么寫
2021-03-02提起行政賠償訴訟的條件需要哪些
2021-02-23如何注冊品牌專利
2020-12-05違章建筑抵押有效嗎
2020-12-07婚姻法解釋二
2020-11-20監護職責可否委托他人行使
2020-12-22如何中止對方探望孩子
2020-11-10探望權法院的裁判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3協議離婚財產分配原則
2020-11-09移送管轄前實施的保全是否繼續有效
2020-12-19裝修工人失誤造成業主損失誰賠償
2021-01-24挖沙子犯法嗎
2021-01-06合同三年可以辭退嗎
2021-01-29定期人壽保險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9人身保險不予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6國內陸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0-11-14保險合同的特征
2021-02-12車門跌落傷人是否構成道路交通事故?
2021-02-03什么是保險顧問和核心競爭力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