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品質量買賣合同糾紛訴訟時效是多久?
因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而未聲明引起的損害消費者利益的侵權訴訟和因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他人人身、財產損害引起的追究產品責任的侵權訴訟,《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規定的1年的訴訟時效期間。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限為1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益受到侵害時起計算。
訴訟時效中斷是指在訴訟時效進行中,因為法定事由的發生致使已經進行的訴訟時效期間全部歸于無效,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訴訟時效中斷的情形包括提起訴訟或仲裁、權利人主張權利、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提起訴訟或仲裁。
二、產品質量糾紛解決辦法有哪些?
1、協商:消費者發現產品質量存在問題,生產者、銷售者應當與用戶、消費者首先通過協商,達成和解。
2、調解:包括民間調解、行政調解和法院調解。
行政調解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產品質量監督管理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主持的調解。法院調解是以訴訟途徑解決糾紛時,先進行的一種調解。
用調解解決產品質量糾紛的范圍和程序,一般沒有嚴格的規定,但調解必須遵循合法和自愿原則。調解協議不能違反國家法律、法規,不能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調解不能強加于人,調解人不能強迫當事人接受調解或必須達成協議。調解成功當事人之間要簽訂協議,但協議不具備強制執行的法律效力,一方當事人也不能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3、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4、仲裁:仲裁是雙方當事人自愿而且達成書面協議將糾紛交給第三方——各地仲裁委員會作出裁決,糾紛雙方有義務執行該裁決,從而解決糾紛的法律制度。仲裁裁決一裁終局而且具有強制性,表現在當事人一旦選擇仲裁解決糾紛,仲裁者所作的裁決就具有法津效力,權利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這也是仲裁和調解的區別所在。
5、訴訟:當產品質量發生民事糾紛,當事人各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這是法律規定的解決產品質量民事爭議的最后途徑。訴訟由起訴、審判、執行三個基本階段構成。
綜上所述,雙方簽訂產品買賣合同,如果之后因為產品質量發生糾紛,經過調解仲裁沒有解決矛盾的,當事人可以去法院起訴。,由于產品質量導致人身損害的,訴訟時效是一年,這是比較特殊的情況,需要當事人注意不要錯過時效。
產品質量認證依據有哪些?
產品質量問題怎么舉證
產品質量要符合哪些要求,侵權責任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拖欠居民動遷款怎么辦
2020-12-05眼晴工傷鑒定的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9子女不贍養老人判決后多久生效
2020-11-19事故責任以及事故責任認定書
2020-11-24沒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如何處罰
2021-02-11商業承兌匯票的提示承兌是什么
2021-02-10配偶是直系親屬嗎
2021-01-16物權法(草案)名詞解釋-----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1-01-20土地侵權糾紛是否屬于行政前置
2021-02-13農村宅基地糾紛案件如何處理
2020-12-14投保壽險時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壽險的保險金如何給付
2021-02-11貨車連撞3輛豪車續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3-15投保人駕駛無證車輛身亡 保險公司拒絕賠償
2021-03-03財險理賠計入什么科目
2021-02-05互聯網保險怎么分紅
2020-12-28駕駛沒保險的車出事故怎么辦
2021-02-15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的禁止行為包括哪些
2021-01-31保險誤區:買熟人的保險放心
2020-12-11修改建設工程承包合同標準文本的通用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20辦理土地轉讓手續需要提供的詳細資料有哪些呢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