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罪量刑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40條規定,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銷售金額5萬元以上不滿20萬元的,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
銷售金額20萬元以上不滿50萬元的,處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
銷售金額50萬元以上不滿200萬元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
銷售金額200萬元以上的,處15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二、售假冒偽劣商品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根據《最高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第十六條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的;
(二)偽劣產品尚未銷售,貨值金額十五萬元以上的;
(三)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不滿五萬元,但將已銷售金額乘以三倍后,與尚未銷售的偽劣產品貨值金額合計十五萬元以上的。
三、買到假冒偽劣產品怎么辦?
1、協商解決
2、投訴、調解
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與經營者之間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后,可以請求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調解,要求保護其合法權益。
消費者投訴可以采取電話、信函、面談、互聯網形式進行。但無論采取哪種形式,都要講清楚以下內容:一是投訴人基本情況。即投訴人的姓名、性別、聯系地址、聯系電話、郵政編碼等。二是被投訴方的基本情況。即被投訴方名稱、地址、電話等。三是購買商品的時間、品牌、產地、規格、數量、價格等。四是受損害的具體情況、發現問題的時間及與經營者交涉的經過等。五是購物憑證、保修卡、約定書復印件等。
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的做法不單是嚴重的侵犯到了消費者的合法利益,大量的銷售假冒偽劣商品是在違法犯罪。消費者購買到假冒偽劣商品以后,即便商家不構成犯罪,也可以要求商家承擔賠償責任的,而且是懲罰性賠償。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既遂標準是什么
購買到假冒偽劣商品該怎么辦?
什么是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子宮切除是幾級殘疾
2021-01-23當事人能否要求返還定金
2021-02-05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期限有哪些
2020-12-26機動車雙方責任一方不修拖著怎么辦
2021-02-27免于刑事處罰會受什么黨內處分
2021-03-09在監獄的保外就醫要經過哪些程序
2021-02-08離婚案二審是終審嗎
2021-03-26區別夫妻共同債務以及個人債務應該怎么舉證證明
2020-11-29抵押的房子能查封嗎
2020-12-28雇傭關系賠償有免責嗎
2020-11-21保險公司賺錢的方式是什么
2020-12-17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1-02-10保險應當依法繳未簽合同應該怎么樣的
2020-12-20人身保險不是一買就保 一起保險理賠案的教訓
2021-01-01導游人士購買保險全方位攻略
2021-03-07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24保險受益權的喪失與保險人的免責
2021-01-04保險受益權的適用范圍
2021-03-262025年土地承包合同到期后怎么辦
2020-12-12農民如何進行土地承包申請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