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認為,兩篇文章對防治家庭暴力的法理原則理解有誤,導致在規范的討論上出現了偏差。
首先第一個問題:警察應當在何種情況下介入家庭暴力?《婚姻法》第43條規定“對正在實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予以勸阻;公安機關應當予以制止?!边@里兩個分句之間,并不是因果關系,也就是說,即便受害人不請求,警察也應當制止。至于《治安管理處罰法》和《刑法》的規定,是指對施暴者進行處罰,需以受害者要求為前提,但是,警察對家庭暴力的介入,包括接案、出警、調查、筆錄、處置、歸檔等多個環節,都不以受害者要求為前提。
對于警察介入家庭暴力的義務,目前國家法律還沒有專門規定,但家庭暴力是人身傷害事件,即使未造成重傷害或死亡,仍符合《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應屬違反治安管理行為,公安機關的介入原則應該和一般的治安案件無異。遼寧省就規定:“對于家庭暴力行為,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有權予以勸阻、制止或者向有關部門報案、控告和舉報。有關部門和組織在其職責范圍內應當依法處理,不得以‘家庭糾紛’為由不予處理或者進行推諉?!苯衲?月,公安部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也明確表示,“家庭暴力毫無疑問是公安機關應該關心和介入的。”
第二個問題是:警察為什么應該干預家庭暴力?應該特別明確,防治家庭暴力的目的不是為了維護家庭和諧,而是為了保障所有社會成員的平等人權,無論這個社會成員是不是某個人的老婆或孩子,國家對人權保障的責任沒有理由因其社會成員的家庭角色而減弱。
第三個問題是:警察介入家庭暴力的基本原則是什么?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很容易受到“勸和不勸離”的傳統思維的影響。有人說,英國和加拿大等國從上世紀90年代初提出的“暴力零忍耐”原則不適合中國國情。其實,暴力零忍耐原則并非打一巴掌就一定要離婚,在區分刑事案和治安案的中國,也不可能將所有施暴者都抓進監獄,但若只求息事寧人,不分是非,不給予施暴者足夠的懲罰和警誡,警察就失去了介入的意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朋友之間合伙做生意,必須知道以下法律注意事項
2021-03-03個體戶擅自經營不準個體工商戶經營的商品的如何處罰
2021-01-25起訴離婚需要收集哪些證據
2021-02-042019反家暴法施行,北京法院簽署人身保護令首例
2021-01-10繼子女繼承了生父母的遺產,就沒有資格繼承繼父母的遺產嗎
2021-01-13工資發兩張卡工傷賠償怎么認定工資
2021-01-12房地產業的發展商與投資商的區別
2020-12-08超過60歲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2-10試用辭退給補償嗎
2020-12-15物保法律如何規定的呢
2020-12-11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括了哪些
2020-11-28某保險公司訴黃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6學生保險理賠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5短期團體健康保險產品可以調整產品參數嗎
2020-11-22小學生被踢后身亡保險是否賠付
2020-11-13肇事司機拿了發票就能報保險嗎
2021-02-27保險理賠需帶哪些材料
2021-01-07保險單有什么作用
2021-03-15保險公司定損價格過低,車主的修理費差距應該怎樣解決
2021-02-02保險受益人變更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