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探視權?
探視權是指法庭授予無生活監護權的父母一方的、對其子女進行經常性看望的權利。通常情況下,只有在法庭審理案件后認為進行探視會嚴重危害子女的身體、精神、道德或感情的健康時,才會拒絕授予無生活監護的父母一方探視權。《婚姻法》第三十八條規定:離婚之后,不直接來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行使探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探望權從法理上看,它是基于親權的一種派生權利,只要身份關系存在,探望權就應該是非直接撫養一方的權利。實踐中,探望權制度的正式確立始于2001年4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就是夫妻離異后對子女的探望權制度,規定探望權的意義則在于:保證非撫養一方能夠定期與子女團聚;有利于彌合因家庭解體給父(母)子(女)間造成的感情傷害;有利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和成長進步。但由于探望權制度在我國實施的時間還不算長,在理論上對探望權性質的認識還存在分歧,因此給司法實踐帶來諸多不便。
二、探視權的權利行使
子女探望權行使是指離婚后,間接扶養子女的一方探望子女。對探望的方式、時間安排一般由父母在離婚時協議。為子女的健康成長,雙方在離婚時應對子女的探望問題進行協商,對探望方法、時間進行具體、細致的安排。
離婚時雙方對子女探望不能達成協議的,由人民法院在處理離婚案件時一并判決。一般在不影響子女的學習、嚴重改變子女生活規律的前提下,確定一段時間內,間接扶養方可與子女單獨交流。如果人民法院已經作出的離婚判決沒有涉及子女探望權的,最高人民法院在2001年12月27日起施行的《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24條提供了法律救濟的途徑:“當事人就探望權問題單獨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間接扶養方在行使探望權時,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有協助的義務。如果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不履行協助探望的義務,或者是采取各種手段,阻礙另一方實現探望權,那么有探望權的一方可通過向人民法院起訴,實現自己的探望權。對拒不執行有關探望子女的判決或者裁定的,人民法院可對有協助義務的個人和單位采取拘留、罰款等強制措施。
三、子女探視權律師陪同是否可行?
可行。必須本人或其他親屬同住。
離婚對于有孩子的家庭來說,對孩子的成長和學習無疑是有不好影響的。離婚后,父母雙方都有權利探視自己的子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輕傷害的賠償有哪些
2021-02-20懷孕女子犯罪怎么處理,會坐牢嗎
2021-02-05勞務合同可否定免責條款
2021-03-19大學集資房入住什么條件
2020-11-24員工離職不辭而別會承擔法律責任嗎
2021-01-11保險公司的拒保問題有什么原因
2021-01-14航班延誤乘客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3-08什么才算意外傷害
2021-02-26少年摔了一跤死了 保險公司卻不肯賠付
2021-01-26醫院認定人死不算 保險公司抗辯不成立
2020-11-16違規超車出人命保險賠嗎
2021-02-09保險營銷員取得傭金收入應當繳納哪些稅
2021-01-08發生交通事故后,被保險人在向保險公司索賠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28保險報警但是未理賠可以起訴嗎
2020-11-12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人傷理賠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22保險代理人的代理權是如何產生的
2021-02-03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向誰索賠
2021-01-15哪些情況下保險公司可以拒賠
2021-02-27保險代理人應該如何選擇
2021-02-17告之義務與保險人給付責任的關系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