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在生活中,人疏忽時難免會發生姓名被侵犯或不小心侵犯他人姓名權的行為。怎樣才算侵犯了姓名權,律霸小編將在下文介紹其具體的行為表現。
一、怎樣才算侵犯姓名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中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具體表現為以下三點:
1、干涉他人決定、使用、改變姓名。
2、盜用他人姓名。盜用他人姓名指的是未經他人同意或授權,擅自以他人的名義實施某種活動,以抬高自己身價或謀求不正當的利益。
3、冒用他人姓名。指的是使用他人的姓名,冒充他人進行活動,以達到某種目的。
盜用和冒用姓名的區別:盜用主要指盜取某人姓名,自己不一定就是姓名者本人。如A盜用B的姓名,向C說自己是B的好友,騙取C的信任從而獲得某種利益。冒用則是冒用某人姓名,自己扮演的就是姓名者本人。如A說自己就是B,進行欺騙從而獲得某種利益。
姓名權屬于具體人格權,指自然人享有的決定、變更和使用其姓名的權利。姓名包括登記于戶口簿的正式姓名,藝名、筆名等非正式姓名。姓名權侵害主要表現在他人干涉、盜用、假冒,如發現上述情形,權利人可以要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害等。
二、侵害姓名權的責任構成要件:
1、侵害行為
根據《民法通則》第99條的規定,侵害姓名權的行為一般由作為的方式構成,其中最主要的最常見的行為就是干涉、盜用和假冒他人的姓名。
(1)干涉他人決定、使用和變更自己的姓名。
(2)盜用他人姓名。
未經權利主體的同意或授權,擅自以權利主體的名義進行民事活動或從事不利于權利主體、不利于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即是盜用他人姓名的行為。
(3)假冒姓名。
假冒他人姓名是冒名頂替、冒充他人姓名進行活動。
2、行為人的過錯
侵害姓名權的行為,應以行為人主觀上的故意為要件。行為人故意的情況下,其行為構成侵害他人姓名權,如果行為人因過失而將他人的名字弄錯,不應認定為侵害姓名權。在實踐中,我們一概以故意實施的行為即構成侵犯姓名權,過失則不構成侵害姓名權,在侵害姓名權的訴訟中,原告只要證明被告實施了侵權行為,就可以推定被告有過錯,而被告是否存在過錯,則要由被告自己舉證加以證明。
3、損害后果
侵害行為人只要實施了盜用、冒用他人姓名,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權,故意不使用他人姓名的行為,就可以認定已經造成了損害后果,受害人列出其他特別的損害事實,即可主張權利。
4、侵害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
侵害姓名權的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與一般侵權行為民事責任構成要件中的因果關系并無實質差別,但是由于侵害姓名權的違法行為和損害事實合而為一,受害人只要證明其姓名權受到侵害即可,無須證明損害后果的存在。
姓名權是公民權利之一,應注意不能干涉、盜用、假冒他人姓名,或被侵犯自身姓名權,維護自身權利。以上就是律霸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侵犯姓名權的行為的相關信息,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想了解其他相關問題,可以咨詢我們律霸網站的律師來獲得解答。
侵犯姓名權怎么處理
侵犯他人姓名權怎么賠償
姓名權受侵犯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過程中如何通過訴訟進行維權
2021-02-182020年山東省各市消費者投訴協會電話及聯系地址是什么
2021-01-14遺囑不公證有效嗎
2021-01-03什么是家庭冷暴力,遭到冷暴力該如何處理
2020-12-31反抗家暴錘殺丈夫,法院會輕判嗎
2021-02-19違反治安管理立案能撤銷嗎
2020-11-11學生在校時受傷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0-12-08勞務分包合同雇主是否可以免責
2021-03-23員工調崗調薪該如何操作
2021-01-19勞務外包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2-05什么是職業病,哪些職業容易患職業病
2021-03-07人壽保險的類型具體有哪些
2020-12-25新《保險法》增強了保險的保障性
2021-02-25山林被征能辦失地保險嗎
2020-12-17保險公司能否因肇事逃逸免責
2021-01-06企業財產險怎么計算賠償金額
2021-01-22企業財產保險費用如何確定
2021-01-14保險合同能否查封
2021-01-01掛靠車輛如何投保
2021-03-18土地承包的經營權糾紛的管轄法院是如何確定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