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家庭暴力告誡制度辦法
引言:蘇州市新出臺的家庭暴力告誡制度辦法,明確了對施暴方懲治措施。
1、及時告知公安機關,公安機關可以作出勸告、警誡、教育等形式的不具有強制力的行政管理方式。
2、情節較嚴重的,公安機關應該出具書面告誡書。該告誡書,在審理案件時可以作為證據使用。
3、如果施暴方行為,觸犯治安管理處罰、甚至刑法。則受相關法律懲戒。
綜上,遠離家暴,首先得學會求助告知。
附件:
第一條為了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江蘇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辦法》法律、法規,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對本市范圍內實施家庭暴力行為進行告誡及相關管理,其適用對象為在蘇州居住的人口。
第三條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護公民人身權益和財產權益,是國家黨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城鄉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和其他公民共同的責任。
全市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婦聯組織要依法履行職責,完善工作機制,加強協作配合。
第四條本辦法所稱的家庭暴力,是指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同居關系或有子女的同居成員之間,一方以毆打、捆綁、殘害、強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給另一方的人身權和財產權造成一定損害后果的行為。
第五條家庭暴力告誡是指在情節輕微、主動消除或減輕受害者人身、財產損失的家庭暴力案件中,公安機關作出的勸告、警誡、教育等形式的不具有強制力的行政管理方式。
對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家庭暴力,必須對施暴人予以書面告誡:
(一)對14歲以下兒童、70歲以上老年人、殘疾人實施家庭暴力的;
(二)對孕期、產期、哺乳期的婦女實施家庭暴力的;
(三)對罹患嚴重疾病并在治療期間的家庭成員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屬于本辦法第八條第三項的情形。
第六條基層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工作需要指定專門的合議庭或指定專人審理涉及家庭暴力婚姻家庭案件。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贍養、繼承、撫養、收養案件時,一方當事人主張對方實施家庭暴力行為的,家庭暴力告誡書可作為人民法院認定家庭暴力行為成立的證據。
人民法院審理涉及家庭暴力婚姻家庭案件,可以由法官與婦聯組織中具備人民陪審員資格的人員組成合議庭共同審理,也可以邀請婦聯組織調解員參與調解;也可以在訴訟前或訴訟中委托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由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的人民調解書到人民法院進行司法確認,或由人民法院出具民事調解書。
第七條人民檢察院在審查起訴因家庭暴力導致人身傷害等刑事案件時,受害人提出施暴人曾實施過家庭暴力行為的,經核實公安部門曾出具家庭暴力告誡書的,可以視為處理該案的酌定從重情節。
第八條公安機關接到涉及家庭暴力的報警時,應當立即處警,及時制止相關違法犯罪行為,并依法處置。
(一)民警到達現場,發現暴力行為正在實施的,及時予以制止;
(二)發現受害人需要立即就醫的,聯系120或直接送醫院就醫,并根據現場情況,依法開展詢問當事人、證人、現場勘查等調查取證工作;如施暴人繼續實施違法行為的,應當依法傳喚至公安機關接受調查;如果家庭暴力受害人提出請求,民警可以將受害人帶至公安機關或蘇州市婦女兒童避救中心臨時安置。
(三)對于家庭暴力情節輕微,尚未構成治安違法的,公安機關應當對施暴人予以書面告誡;構成治安違法的,經教育,施暴人悔過并取得受害人諒解的,經調解達成協議并履行的,不再予以治安處罰,但應當對施暴人予以書面告誡;受害人不同意調解的,公安機關應當予以書面告誡并依法作出治安管理處罰決定。
(四)對于家庭暴力情節嚴重,涉嫌構成犯罪的,應當根據《刑法》、《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立案偵查,并依照《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辦理,符合刑事和解條件的,可以組織刑事和解。辦理案件過程中,應當注重對受害人意見、犯罪嫌疑人背景等酌定量刑情形的證據收集。
第九條公安機關對施暴人予以告誡的,應當制作蘇州市家庭暴力告誡書,一式四份,一份送施暴人、一份送受害人、一份送施暴人居住地的居委會(村委會)備案、一份由公安機關留存。
第十條家庭暴力告誡書向施暴人當場宣告后,經施暴人在家庭暴力告誡書上簽字,即視為當場送達。
施暴人拒絕簽收家庭暴力告誡書的,公安機關可以邀請有關基層組織代表2人以上作為見證人,說明情況,由民警、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即視為送達;也可以把家庭暴力告誡書留在施暴者的住所,并采用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送達過程,即視為送達。
第十一條家庭暴力告誡書送達后,由施暴人居住地公安派出所予以監督,居住地的居委會(村委會)、婦聯和其他組織予以配合。
第十二條公安機關對施暴人作出家庭暴力告誡書之后,施暴人再次實施家庭暴力,受害人不同意調解的,公安機關應當依法從重處罰。
第十三條婦聯組織應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為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法律援助。
第十四條參與、處理涉及家庭暴力案件的有關單位和人員,對獲悉的公民隱私負有保密義務。
第十五條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之后一個月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贈與算二套房嗎
2021-01-17有房貸的夫妻離婚程序
2020-11-15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對業主有約束力嗎
2021-02-10抵押擔保訴訟時效是否為除斥期間
2021-01-10留置權人是否能取得所有權
2020-12-16交通事故司法鑒定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基準價
2020-12-27未經批準在名稱中使用“銀行”字樣的會坐牢嗎
2020-12-17合同欺詐是犯罪嗎
2021-01-06超市購物車小孩摔死,應當由誰負責
2020-12-05老師猥褻學生學校是否負有責任
2021-02-07唯一住房被認定為危房有補貼嗎
2020-11-29保險公司的拒保問題有什么原因
2021-01-14學生意外傷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6郵包運輸保險條款細則
2021-01-20人身保險公司有什么權利嗎
2021-03-17淺談保險公司在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案中的責任承擔
2020-11-12被自己的汽車撞傷能否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21保險理賠員駕車撞事主 車主趴車頭被甩開
2020-12-12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單證和標志管理的通知
2020-11-26無責不定損保險怎么理賠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