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庭暴力受害者要對傷害行為樹立正確的法律意識
由于家庭生活的隱秘性、私密性,多數家庭暴力受害者對家庭暴力的行為性質認識不清,對待長期的傷害行為大多采取忍讓和隱瞞不愿主動尋求法律幫助。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必須共同努力改變這一落后的思維意識。首先應在全社會廣泛宣傳和貫徹男女平等基本國策,樹立性別平等觀念,破除男主女從、男尊女卑等陳腐觀念,形成尊重婦女的社會風尚。其次要在社會生活中通過各種途徑提高人們的法律意識,普及法律常識,讓人們從根本上明確家庭暴力的性質和危害,樹立自保意識、防患意識把家庭暴力減少到最低程度。再次要加強心理健康咨詢工作,讓那些工作壓力大、心理壓抑的人通過心理上的疏導,解除緊張焦慮狀態,防止和避免家庭暴力的產生和發展。這也是預防和消除不是通過毆打的暴力方式而是對對方冷淡、輕視、放任和疏遠,惡語中傷、漠不關心對方,將語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懶于做一切家庭工作的新型“家庭冷暴力”,的根本方法。當我們預防家庭暴力失敗,受到家庭暴力嚴重傷害時,一定要尋求法律保護。家庭暴力與社會上暴力一樣,法律是要對施暴者繩之以法的。尋求法律保護行動本身也是挽救家庭和自我救助的雙重表現。
(二)建立完善的反家庭暴力法律體系
我國目前尚無明文懲處家庭暴力法律規定,雖然《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婦女權益保障法》都規定了禁止用暴力虐待、殘害婦女,然而,在我國嚴重的家庭暴力一般被納入虐待罪的范疇,而依照刑法規定,虐待罪屬于自訴類案件,只有致人重傷、死亡的家庭暴力才是公訴類案件。而一般的家庭暴力往往很難達到如此嚴重的程度。而且受害人往往在家庭中處于弱勢地位,發生家庭暴力時往往顧忌家庭、子女或因為受到精神上的恐嚇而放棄訴權,不尋求法律幫助。而且由于有些家庭暴力事件與虐待罪事實之間有本質的差別,存在著規定不明確、立法分散、原則性強、可操作性差的缺陷,裁決起來缺少法律依據。而這些只能針對典型暴力傷害行為的法律法規對于越來越嚴重的家庭冷暴力卻只能束手無策。由于司法干預是國家司法機關運用國家司法權實施的,其干預措施以國家強制力為后盾,具有強制性,是各種干預家庭暴力的措施體系中最有效和最后的手段,因此強化對家庭暴力的司法干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當前對家庭暴力的法律干預力度不夠,這一方面有立法不夠完善的原因,但司法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相關法律不僅在內容上要更加全面而且還應當在完善司法干預措施,、改革司法體制方面有所創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跨國并購有什么類型
2020-11-24勞動監察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19贍養糾紛舉證要哪些證據
2020-12-09有購房合同但是沒有房產證可以保全嗎
2020-12-15夫妻唯一住房可否拍賣
2021-01-18保密協議如何無效
2021-02-24股東之間能有競業限制嗎
2021-01-13離職補償金標準含年終獎嗎
2021-01-02用人單位拖欠工資有什么處罰怎么規定
2020-12-21飛機延誤酒店怎么處理,飛機延誤無法按時入住酒店怎么辦
2021-01-16理賠官司獲得精神損害賠償
2021-03-08保險欺詐是什么意思
2021-03-01未告知賠償標準 保險公司被判全賠
2021-01-14保險受益人有哪幾種?
2021-03-15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抵押不登記可以對抗第三人嗎
2020-11-11城中村拆遷補償標準能參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標準嗎
2021-03-02拆遷安置房如何納稅
2020-12-13如何認定被拆遷人的主體資格
2020-12-25拆遷補償按房產證還是戶口本
2021-01-27廣州市國土房管局七條解讀舊城改造補償方案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