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時代,個人信息越來越不安全,個人信息犯罪常常與電信網絡詐騙、敲詐勒索等犯罪聯系在一起。如果個人信息泄露,可能會給公民的個人安全、財產安全帶來一定的危險。我們知道,只要非法獲取公民信息500條以上等信息的就屬于犯罪,那么,非法獲取公民信息罪怎么判?
非法獲取公民信息500條如何判處?
對于非法獲取公民信息500條具體判處標準如下: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
|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關于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五條第二款 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情節特別嚴重”的認定標準,也即“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量刑檔次的適用標準作了明確,主要涉及如下兩個方面:
(一) 數量數額標準。
根據信息類型不同,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500條以上”“5000條以上”“50000條以上”,或者違法所得五萬元以上的,即屬“情節特別嚴重”。
(二) 嚴重后果。
《關于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將“造成被害人死亡、重傷、精神失常或者被綁架等嚴重后果”“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或者惡劣社會影響”規定為“情節特別嚴重”。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在我國,未經本人允許,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是屬于違法的。相應的認定標準,其中與非法獲取的數量有關,對于非法獲取公民信息500條以上就屬于情節特別嚴重的,依據法律的相關規定,坐牢是難免的,具體的年限還要依據實際情況而定,但不會超過七年。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判決年限是多久
最新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立案標準
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如何量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自然終止違約金條款還有效嗎
2021-01-20無編碼的公章是否有效
2020-11-21醫療鑒定可以作為處罰依據嗎
2021-03-06銀行按揭貸款需要繳評估費用嗎
2020-12-20宣告死亡的申請人范圍
2020-11-22買賣合同中關于擔保合同只主要規定有哪些
2020-11-23簽訂投資擔保合同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3個人投資開發房地產應注意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27無故辭退員工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03勞動爭議案件訴訟一般需舉證的內容
2020-12-11遲交人壽保險的保險費會有什么后果
2020-11-25保險公司可以以統括保單的形式承保包括哪些
2020-11-16人身保險合同變更的效力受影響嗎
2021-03-16人壽保險合同非投保人簽字可行嗎
2020-12-24交錢不等于保險 “既往病史”成理賠之痛
2020-12-12保險合同的關系人包括哪些
2021-01-10注意車險理賠四大誤區
2020-11-25發生事故后如何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0-11-25保險法上的近因原則是怎樣的
2020-11-24高層建筑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