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管轄優先于仲裁管轄嗎
法定管轄與仲裁管轄并不存在誰優先于誰的情況的。
裁決程序
仲裁管轄權來自于當事人的協議以及法律規定對該協議效力的限制。從立法和實踐來看,仲裁機構或仲裁員以及法院在確定仲裁管轄權時主要考慮下面三個因素:一是當事人之間有無簽訂有效、可執行的仲裁協議;二是爭議事項是否具有可仲裁性;三是提起仲裁的爭議事項是否在仲裁機構或仲裁員的受案范圍內。而如果一方當事人試圖否認仲裁管轄權,理由也主要出在這幾方面,使仲裁管轄權足以成立的每一個因素和環節反過來都有可能成為當事人抗辯的理由,即:否認仲裁協議的有效性或可執行性、否認爭議事項的可仲裁性、否認爭議事項屬于仲裁機構/仲裁員的受案范圍。
法定管轄與仲裁管轄的不同
一、管轄案件的范圍不同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法院受理平等主體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
根據仲裁法的規定,平等主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仲裁。
可見,法院管轄比仲裁管轄的范圍要廣泛。
二、法院與仲裁機構管轄權的獲得方式不同
法院獲得管轄權是依據法律的明確規定。對于合同糾紛下的法院管轄,法律規定了當事人可以協議選擇法院,但是對于所選擇的法院也必須是在法定的幾個法院之中進行選擇。
仲裁管轄只能依據當事人的協議選擇才能獲得管轄權,否則仲裁機構不能主動獲得管轄權,并且當事人可以選擇任何一個仲裁機構進行仲裁,對于可供選擇的仲裁機構沒有法定的范圍。
三、對于選擇兩個以上管轄時的處理方式不同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的規定,合同的雙方當事人選擇管轄的協議不明確或者選擇兩個以上法院管轄的,選擇管轄的協議無效。
根據我國仲裁法司法解釋的規定,仲裁協議約定兩個以上仲裁機構的,當事人可以協議選擇其中的一個仲裁機構申請仲裁,可見對于當事人選擇兩個以上仲裁機構的協議并不必然歸于無效。
律霸小編提醒您,勞動爭議仲裁和農業承包合同糾紛實行的是先仲裁后審判制度,當事人不服裁決,還可以在法定期間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您遇到了這樣的問題,一定要用法律的武器為自己捍衛公平,如您需要法律咨詢,請進入律霸網,咨詢專業律師,相信定會有完美的答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限公司減資需要審計嗎
2020-11-10公司股權轉讓有短期負債怎么處理
2020-11-17利用區塊鏈信息服務從事違法活動如何處罰
2020-12-09賣方逾期交貨能雙倍要求返還定金嗎
2020-11-27監護職責可否委托他人行使
2020-12-22獨資有限公司是否可以股權贈與
2020-12-05撫養權變更有期限嗎
2021-02-23擔保合同的效力是什么
2021-03-17勞務外包定義
2021-02-27什么情況必須先進行勞動仲裁
2020-12-24如何區別第三者責任強制險與責任險
2021-02-04限制保險人合同解除權如何被限制
2021-01-04互聯網保險流動性風險是什么
2021-02-18保險合同包含的三種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0-12-05理賠中被保險人都有哪些義務
2020-11-25交保費后還未出保單即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是否應擔責
2021-03-02責任限額與保險公司的賠償責任的聯系
2021-03-16出讓土地能分割收回嗎
2021-01-31對于禁養區劃定及拆遷補償,該如何獲取
2021-01-02成都市殘疾標準的相關規定以及在拆遷上享有的補助是怎樣的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