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架斗毆在我們的生活中是比較常見的,打架斗毆容易造成自身和他人的人身傷害,是嚴重影響社會治安危及公民安全的行為。根據打架斗毆的情節和造成的后果嚴重程度,輕則處以行政處罰,重則將會被追究刑事責任。那么具體來說打架斗毆的處罰標準是什么?打架斗毆賠償金額是多少?
打架斗毆賠償金額是多少?
打架斗毆
一、打架斗毆的行政處罰(治安處罰)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你們這屬于是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行為,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二、打架斗毆會犯什么罪
要看打架斗毆犯什么罪,則要看具體行為性質:
1、如果僅僅是故意傷害性質,屬于“侵犯人身權利”犯罪,如果致人輕傷以上的,涉嫌“故意傷害罪”;
2、如果是隨意毆打他人的性質,屬于“擾亂公共秩序”犯罪,如果致人輕微傷以上、或者持械隨意毆打他人的,涉嫌“尋釁滋事罪”;
3、如果是雙方聚眾斗毆的,屬于“擾亂公共秩序”犯罪,雙方一般五人以上的,涉嫌“聚眾斗毆罪”。
三、打架斗毆構成犯罪的處罰有哪些
如果打架斗毆的情節輕微,沒有嚴重后果,則使用《治安處罰法》予以治安處罰;如果情節嚴重,造成嚴重后果,則依據《刑法》規定,以聚眾斗毆罪處罰。看情節輕重,如果造成輕傷以上,就構成故意傷害罪,要判刑的。
打架斗毆構成故意傷害罪的處罰:
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根據本條規定,只要構成故意傷害罪,致人輕傷的應當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在故意傷害案件中,如果案發前因為被害人有明顯過錯,被告人一怒之下失手將被害人致傷,情節明顯較輕,且案發后被告人又能積極賠償被害人經濟損失的,一般應從輕處罰或免除處罰。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犯罪行為所引起的附帶民事賠償,是屬于刑事法律調整的范疇,應具有懲罰性。
刑法第36條作了明確規定:“由于犯罪行為而使被害人遭受經濟損失的,對犯罪分子除依法給予刑事處分外,并應根據情況判處賠償經濟損失。”即使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才能予以免予刑事處罰。刑法第37條規定:“可以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予以訓械或者責令具結悔過、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打架斗毆構成尋釁滋事罪的處罰:
犯本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打架斗毆構成聚眾斗毆罪的處罰:
我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條規定:聚眾斗毆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1、多次聚眾斗毆的;
2、聚眾斗毆人數多,規模大,社會影響惡劣的;
3、在公共場所或者交通要道聚眾斗毆,造成社會秩序嚴重混亂的;
4、持械聚眾斗毆的。
聚眾斗毆,致人重傷、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處以5日以上10日以下的行政拘留。如果對他人的人身造成了傷害,則應該按照實際情況,對他人的人身損害進行賠償,主要包括治療費用、誤工費以及精神損失費等。如果是屬于性質比較惡劣、造成的后果比較嚴重的打架斗毆的情況,則應該從重處罰。
打架輕微傷會被通緝嗎?
最新打架斗毆的處罰規定
學生打架受傷學校應擔什么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遭遇強拆應該向哪個部門投訴
2021-02-17股權轉讓發生糾紛可以減資嗎
2021-03-09法定扶養義務是幾年
2021-01-24侵權損害賠償怎么計算
2021-01-12乘客下車開門撞傷騎車人,賠償責任由誰承擔
2021-03-22提供格式合同一方有什么責任
2021-01-11購房簽約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8房屋長期出租是一年一簽嗎
2020-12-01性騷擾導致他人精神失常并自殺需要負怎樣的法律責任
2020-12-30為什么要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24工資停發多久算是勞動關系終止
2020-12-27勞務派遣是否計算賠償年限
2021-01-20試用期交押金合法嗎
2021-02-19工程保險的種類有哪些
2020-11-22也談《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01租車公司的車沒有買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20購買財產保險后要注意什么
2021-02-24保險公司再保險都有哪些內容
2020-12-20保險受益權基本問題探討
2020-12-12如何投保旅游保險?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