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因工受傷的,經過工傷認定、工傷鑒定之后,那么就到了工傷賠償的環節,此時往往需要結合實際造成的傷害情況來確定賠償標準,其中賠償的項目里面就有一次性傷殘補助金,那大家知道這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是什么呢?請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傷殘撫恤金給多少?
職工因工致殘,按照致殘程度,可以享受不同標準的傷殘撫恤金。
(1)一級至四級傷殘。
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按月領取傷殘撫恤金。標準為:
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
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
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
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
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2)五級至六級傷殘。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準為:
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
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
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
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
(3)七級至十級傷殘。
被評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工傷職工,沒有按月發放的因工傷殘撫恤金。如果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
二、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是什么?
職工因工致殘評定傷殘等級后,享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待遇,各個等級的標準不同。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待遇,標準為:
1、一級傷殘為24個月的本人工資;
2、二級傷殘為22個月的本人工資;
3、三級傷殘為20個月的本人工資;
4、四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
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高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本人工資底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
被鑒定為五至六級的,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的工作,享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
1、五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
2、六級傷殘為14個月的本人工資;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
1、七級傷殘為12個月的本人工資;
2、八級傷殘為10個月的本人工資;
3、九級傷殘為8個月的本人工資;
4、十級傷殘為6個月的本人工資。
傷殘等級鑒定為七至十級工傷的職工,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在看完了上述內容之后,相信大家也知道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是怎樣的吧,此時根據工傷鑒定的結果不同,那么受傷勞動者可以獲得的工傷賠償就不一樣,當然對應的賠償標準也是存在差異的,一般造成的損害嚴重,那么獲得的賠償就會多一些。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如何計算
2020年最新各地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
發生工傷能否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宋愛勇,現任貴州尊達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從業7年有余,執業以來專注于處理各種民商事法律案件,現已達360多件,聯系電話:18089697187,微信號:15285637187。 宋愛勇律師獲得雙學士學位(法學及金屬材料工程學士),并在2014年獲取國家司法考試A證,從事法律事務至今,積累大量實戰經驗,執業期間也多次參與離婚案的調解。 擅長領域:本人專業處理離婚、合同、借款、工傷、交通事故、建設工程、勞動爭議等案件。 代表案例; ? 1.?中國某某工程第二建設有限公司與某某醫院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經過代理,在半年內就為當事人索回了320萬的工程款; 2.?馮某與蔡某,仁懷市城市開發建設投資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史某等勞務合同糾紛一案經過我們處理后,為當事人爭取到了將近19萬的工程款; 3.?浙江某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與遵義某置業投資有限公司,裝修工程案件,為當事人爭取到了80萬的工程款; 4.?王某與遵義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人建設施工合同糾紛案,為王某爭取到17萬元的工程款; 5.?赤水市XX公司與貴州XX公司合同糾紛,為我的當事人貴州XX公司索回了1600萬元的合同款及32萬元的違約金
如何撰寫交通事故和解賠償協議書
2021-02-14這些關于欠條,借條,收條的法律常識你必須了解
2021-01-19土地轉讓和劃撥的區別有哪些
2020-12-29請問父母有退休金能否申報贍養
2021-01-20政府單位非法招工如何處罰
2021-01-02接管期限延期是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決定嗎
2020-11-22學生在學校打架班主任承擔責任嗎
2021-01-10人身保險理賠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2021-01-21第三者定義范圍不同 撞了家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2企業財產保險費用如何計算
2021-02-23財產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的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0-12-22保險合同全部是格式條款嗎
2021-01-02保險公證人管理規則
2020-12-07意外保險的賠償范圍
2021-01-11土地承包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17土地轉讓的費用有哪些
2021-02-13土地復墾條例實施辦法
2021-02-20土地流轉合同樣本
2021-03-06企業拆遷的時候天然氣會賠償嗎,賠償范圍包括哪些
2021-03-22土地證是父親名字過世了拆遷怎么賠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