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安機關指定管轄規定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是為保障《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貫徹實施,保證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正確履行職權,規范辦案程序,確保辦案質量,提高辦案效率制定。由公安部于2012年12月13日發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機關管轄。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機關管轄更為適宜的,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機關管轄。
犯罪地包括犯罪行為發生地和犯罪結果發生地。犯罪行為發生地,包括犯罪行為的實施地以及預備地、開始地、途經地、結束地等與犯罪行為有關的地點;犯罪行為有連續、持續或者繼續狀態的,犯罪行為連續、持續或者繼續實施的地方都屬于犯罪行為發生地。犯罪結果發生地,包括犯罪對象被侵害地、犯罪所得的實際取得地、藏匿地、轉移地、使用地、銷售地。
居住地包括戶籍所在地、經常居住地。經常居住地是指公民離開戶籍所在地最后連續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
法律、司法解釋或者其他規范性文件對有關犯罪案件的管轄作出特別規定的,從其規定。
二、有關內容
第十四條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刑事案件由公安機關管轄,但下列刑事案件除外:
(一)貪污賄賂犯罪,國家工作人員的瀆職犯罪,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刑訊逼供、報復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權利的犯罪案件,經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決定立案偵查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
(二)自訴案件,但對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因證據不足駁回起訴,人民法院移送公安機關或者被害人向公安機關控告的,公安機關應當受理;被害人直接向公安機關控告的,公安機關應當受理;
(三)軍人違反職責的犯罪和軍隊內部發生的刑事案件;
(四)罪犯在監獄內犯罪的刑事案件;
(五)其他依照法律和規定應當由其他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
公安機關指定管轄的相關程序應當嚴格按照國家出臺的相關法律規定來執行,在遇有管轄權錯誤適用的情況時,應當立即對管轄權進行認定,涉及到跨地區情況的管轄權轉移時,還可以申請上級司法機關配合執行,具體的應當根據實際而定。
指定管轄是在案件受理后還是受理前
哪些案件需要指定管轄
指定管轄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股票能成為股東嗎
2021-02-22公司經營期限一般幾年
2020-12-08原產地標記注冊申請書范文
2021-01-23票據貼現與票據承兌的區別
2020-12-03死緩在哪里服刑
2020-11-26婚內協議離婚時為何不生效
2021-01-25沒離婚不讓看孩子報警管嗎
2020-12-26未盡贍養義務能否受贈與
2021-03-11放棄繼承權將不會產生代位繼承
2021-01-01最新的離婚協議書范本
2021-03-14環境污染造成損害該如何承擔責任
2021-01-22存款人死亡后的存款如何處理
2020-11-27簽了不平等合同怎么辦
2021-01-24反擔保合同的效力與實現條件
2020-12-09解除勞動合同后醫保多久失效
2021-01-05與職工解除勞動關系 單位有轉移檔案義務
2021-02-22雇傭合同是否屬于勞務派遣
2020-12-18上海隔離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3-09合同中怎樣的免責條款是無效的
2020-12-03保險: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包括哪些內容2020最新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