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上民眾信訪是指什么?
信訪,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組織采用書信、電子郵件、傳真、電話、走訪等形式,向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依法由有關行政機關處理的活動。
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應當做好信訪工作,認真處理來信、接待來訪,傾聽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和要求,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努力為人民群眾服務。
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應當暢通信訪渠道,為信訪人采用本條例規定的形式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提供便利條件。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打擊報復信訪人。
二、信訪的原則
1、方便信訪人的原則。是指各級行政機關要為信訪人提出信訪事項,了解信訪事項的受理、辦理信息等方面提供各種便利條件,促進信訪人反映的情況、意見、建議和投訴請求得到迅速反饋和處理的制度精神。
2、 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這條原則是根據現行行政管理體制,在總結信訪工作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來的。主要目的是明確各級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在處理信訪問題中的責任和分工,處理好“條”、“塊”關系。
3、 依法、及時、就地解決問題與疏導教育相結合原則。“依法”是指要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解決信訪問題。“及時、就地”是指要盡快、就近解決群眾信訪反映的問題。“疏導教育”是指在處理信訪問題過程中,要有針對性地做好說服、解釋和思想政治工作,解疑釋惑、疏導情緒。
4、 標本兼治、預防和化解相結合原則。這一原則強調信訪工作的主動性和整體性,要求變被動為主動,不僅要及時處理信訪問題,而且要深入分析信訪問題的成因,超前預防,正本清源,標本兼治。
5、責任原則。責任是行政權的核心。責任原則,是處理人民來信來訪是各級政府和政府部門的法定職責,如果不積極履行職責,認真處理信訪事項,造成后果的,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責任原則的核心是通過強化責任,建立“事要解決”的長效機制。
其實我國的信訪工作已經從事了有很長一段時間了,但是很多民眾都是擔心自己的信訪會遭到惡意打擊報復,畢竟我國現在的行政管理幾乎就是壟斷性的。而且個別政府部門其實對待民眾的信訪工作是非常的不認真的,甚至就是一種敷衍了事的態度。
去信訪被拘留一般多久?
什么是信訪維穩的工作?
信訪能越級嗎?有什么政策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電動車過渡號牌能用多久
2020-12-24申請人如何申報工傷
2020-11-29國企能購買有抵押的房產嗎
2021-02-25網吧單位違法如何處罰
2020-11-14行政拘留年齡有什么新規定
2021-01-21父母離婚誰是監護人
2021-01-04交通事故訴訟請求怎么寫
2021-01-16繼承的房子再贈與別人會交稅嗎
2021-03-24領結婚證會查精神殘疾病史嗎
2020-12-10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監事會對什么事項進行監督
2021-01-19雇傭關系適用侵權法嗎
2021-01-22哺乳期可以做勞動合同變更嗎
2020-11-15解除合同賠償金算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2-04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都有什么條件
2021-03-12火車外飛石造成旅客傷害應如何求償
2020-12-07商務旅行人身意外傷害險是否屬于稅前扣除的范圍
2020-11-23第一個保險合同生效日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29投保人死亡繼承人是否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3意外事故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負責賠償
2020-11-10保險索賠要注意什么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