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太原市殘疾賠償金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殘疾賠償金,對受害人因人身遭受損害致殘而喪失全部或者部分勞動能力的財產賠償。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受害人因傷殘但實際收入沒有減少,或者傷殘等級較輕但造成職業妨害嚴重影響其勞動就業的,可以對殘疾賠償金作相應的調整。 殘疾賠償金的賠償分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收入標準。二者差別較大,由于很多人法律意識的淡薄,造成很多人的合法權益不能維護。法院實際審判時,對于戶籍方面,審查比較嚴格,需要相關的證據進行印證,才能被認可按照城市戶籍進行賠償。
二、司法解釋
1、我國在1986年制定《民法通則》的時候,基于當時的認識,在第120條規定了對侵害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的情況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而對于侵害身體權、健康權和生命權甚至致人傷殘和死亡都沒有規定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只在第119條規定了殘疾者生活補助費,作為對受害人因致殘喪失勞動能力而造成收入損失以致生活來源缺失的賠償。
2、《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觸電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等法律文件根據《民法通則》的精神,均規定了殘疾者生活補助費。
3、《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則創造性地既規定了殘疾者生活補助費,又規定了殘疾賠償金,顯然,這兩部法律中的殘疾賠償金是屬于精神損害撫慰金。
4、《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50條既規定了對“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的賠償,同時又規定對“精神損害撫慰金”進行賠償。
5、為彌補《民法通則》的缺陷,2001年7月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就人身損害的精神損害撫慰金問題,對《民法通則》進行了擴充解釋,規定因傷致殘可請求精神撫慰金的賠償,并規定此項目的賠償金的名稱為殘疾賠償金。
以上就是有關經濟補償金的具體支付標準和賠償情況,在司法實踐中,應當嚴格按照上述法律規定的標準來進行處理,如果對相關情況的認定存在異議的,那么是需要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具體情況下應當由司法由機關來進行認定,避免法律適用錯誤。
殘疾賠償金賠償年限怎么算
撫養費計入殘疾賠償金合法嗎?
交強險有殘疾賠償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北京個人出租房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2-02債權人能否選擇按份共同保證的保證人中一人起訴
2021-01-11股份、股票可否用于抵押
2021-01-14離婚賠償哪些損失
2021-01-28被扶養人生活費總額上限是多少
2021-01-19集資房交易后房屋性質是什么
2020-12-28訴訟離婚由哪個法院管轄,離婚訴訟途徑有哪些
2021-02-26出資人可以要回房子嗎
2021-03-18父母把拆遷安置房贈予兒子怎么做
2021-01-30集資房和廉租房有什么區別
2021-03-08房屋做析產需要哪些資料
2021-03-25勞動糾紛仲裁的手續有哪些
2021-01-13生產者的產品責任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5人身保險的特點是什么
2020-11-12人壽保險合同非投保人簽字可行嗎
2020-12-24保險公司如實告知時應提供現金價值表么
2021-01-12全責方撤案我如何理賠
2021-01-10法律對保險公司境內外代表機構設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82015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修改草案都有哪些增改
2021-03-03企業未繳納社會保險費用要面臨哪些行政處罰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