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肖像權是刑法第幾條?
《民法通則》第一百條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如果該攝影作者未經授權,擅自將該女子照片投稿,攝影作者應當依法承擔侵權責任。報刊雜志社對其發表的稿件,包括文字和照片負有審查核實的責任,如果所發表的稿件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權利(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等),作者和報刊雜志社都有責任,應當認定為共同侵權,依法承擔連帶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之規定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賠償。
二、什么是肖像權
“肖像”,從不同角度上有不同的理解。美術意義(或攝影)上的肖像,是指通過繪畫、攝影等藝術手段,使肖像權人的人物形象在物質載體下再現的一種觀賞造型作品。
法律意義上的肖像,則蘊含了肖像權人基于其肖像而享有的人格利益。一般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1、肖像是藝術地再現自然人的外貌形象。
通常,我們判斷人物的外部形象表現是否構成肖像,應結合其表現的形式和表現的部位來看待。
首先,必須人物形象必須具有肖像特征。一是其表現形式即通過攝影反映出特定公民的圖像;二是肖像還必須反映出特定公民的姿態、容貌、表情等主要特征;三是肖像必須真實可辯、熟知的人一看就知道是誰的肖像。
其次,必須是特定的公民肖像的事實。公民肖像在圖片中,應占整個圖像中被凸顯的主體地位,被作為特定對象來表現,而不是作為陪襯體;同時目的也不是通過肖像使用(手段),來達到目的。
2、肖像具有物的屬性。
肖像被藝術地再現,應是具體地、獨立地被固定在某一特定的物質載體上(如相紙、電視屏幕、報刊雜志等),它是來源于肖像權人又獨立于肖像權人的客觀視覺形象,能夠為人所支配、控制和處分,并具有一定的財產利益。
3、肖像是肖像權的客體,表現了自然人特有的人格利益。
所謂的“財產利益”并非產生于自然人外貌特征本身、而是基于肖像產生的人格利益所派生的,并體現了不同的人格利益需求。對自然人的肖像權給予法律上的保護,實際上就是對人格利益保護的需要。
所謂“肖像權”,是一種專屬于自然人的人格權。法律意義是:自然人對自己通過造型藝術或者其它形式,在客觀物質載體上的再現自己的形象(肖像)所擁有的不可侵犯的專有權。
公民在自己的肖像上所體現的人格利益,是我國法律規定保護肖像權的對象。它包含基于肖像所體現出的人格利益上之精神利益和財產利益。
綜上所述,故意侵犯他人肖像權不涉及犯罪,但是對他人造成的侵權應當進行賠禮道歉,并消除造成的影響。在民法通則中規定了公民的個人權利都是不容侵犯的,受害者有權要求停止侵害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在刑法中預備犯罪嚴重嗎
刑法預備犯罪解釋是什么?
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最新內容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私了程序
2021-02-03勞務派遣期間生病了怎么辦
2021-01-11房產轉讓公證是怎么樣的
2021-01-07贍養糾紛調解能否涉及財產
2021-01-18涉外離婚所涉及的法律問題
2021-01-24男方在女方孕期提離婚會凈身出戶嗎
2021-02-19案外人提出執行異議怎么處理
2021-02-03夫妻可對財產進行約定嗎
2020-12-31代位繼承的取得要求是什么
2020-11-072020輕微傷有等級嗎
2021-01-20中介賣房有哪些侵權現象
2021-02-21實習期三個月合同簽幾年
2021-01-08年輕人如何買保險,買保險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2貨物運輸險投保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4投保人有哪些主要義務
2020-12-31水路運輸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1-20訂立保險合同主體的要求
2021-02-11車禍理賠清單
2020-12-01關于熊孩子小區內刮花車案件分析
2021-03-15愛車被冰雹砸成麻臉車險怎么賠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