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業名稱權與姓名權的區別有哪些
第一,姓名權和名稱權之間的主體不同,姓名權的享有主體是所有的公民,即自然人,而名稱權的享有主體是法人、個體工商戶,個人合作人等等,自然人可以是法人,但是法人不能單獨以自然人存在。
第二,姓名權和名稱權之間的內涵不同,姓名權可以包括個人姓名或者別號、曾用名、筆名、藝名等,只要符合相關法律即可,而名稱權則主要指商號或者是公司的標識,沒有其它延伸的內容。
第三,姓名權和名稱權之間的限制不同,姓名權即在自然人出生的時候,長輩或者父母所取,只要不取太離譜的姓名,例如取五六個字的姓名等等,一般都沒什么限制,但是名稱權則是法人或者企業擁有為多,所以獲取必須按照國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相關規定進行。
第四,姓名權和名稱權之間的權能不同,姓名權的權能分為決定權、變更權和使用權,而名稱權除了這三種權利外,還有轉讓權,可以把企業或者法人所擁有的名稱來進行營利性的轉讓。
二、姓名權的法律規定
《民法通則》第99條也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冒用。
《戶口登記條例》第18條,公民變更姓名,依照下列規定辦理:18周歲以上公民需要變更姓名時,由本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姓名權的主要法律特征為:
第一,姓名權的主體只能是自然人,法人不享有姓名權。只有自然人人格的文字標識才叫做姓名,因而自然人才享有姓名權。法人人格的文字標識是名稱,享有的是名稱權。
第二,姓名權的客體是自然人對自己人格的文字標識的專有權。姓名權的核心問題就是專有權,他人不得享有、使用,只能是權利人自己享有和使用。專有的客體,就是自然人的人格文字標識,不僅包括正式的登記姓名,而且也包括筆名、藝名、別號等。
第三,姓名權的基本義務是不得非法干涉、使用他人的姓名。姓名權是絕對權、對世權,除了姓名權本人之外,任何人都是義務主體,都負有不得侵害其姓名權的義務。
相關的案件受害者應積極的根據自身的合法權益進行辦理,收集這類案件的證據,遞交當地的主管部門進行辦理。如無法解決的,應積極的向當地的人民法院進行訴訟辦理,按照自身的實際損失或法律規定要求相應的賠償。
姓名權立法解釋是怎樣的
姓名權和名稱權有哪些區別
品牌名稱侵權行為如何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離婚必須去中院起訴嗎
2020-12-14非法集資法人不知情會受罰嗎
2021-03-13不動產證是哪三證合一
2020-11-15婚內協議及應注意的問題
2021-03-15訂婚了女方想退婚了怎么辦
2021-03-18在合同中分工責任不履行怎么辦
2021-01-30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條件和流程是什么
2021-01-05投資者購買分紅保險應避免的“三個誤區”是什么
2020-12-19交通事故之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人身保險的投保人享有什么權利的
2020-12-11學生保險理賠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5韶關山洪致3人失蹤1人死亡,有沒有保障自然災害的保險
2021-03-23被車撞傷后要求保險公司賠償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意外責任險
2021-02-26保險公司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10保險合同違約和侵權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6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7胎兒能否享受征地拆遷補償安置政策
2021-01-29城中村拆遷時,門面房該如何補償
2020-12-28商業拆遷應該注意寫什么
2020-11-24拆遷時宅基地如何補償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