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指定監護制度中規定的指定機構是什么?
依照《民法總則》的相關規定規定,指定監護人的機構是未成年人的父或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是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如果被監護人是未成年人的精神病人,根據《意見》第十三條的規定,應按照關于未成年人的規定辦理。但這僅對未發生訴訟的情況而言,如果是在訴訟過程中,則指定監護人的機構就只能是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了。在非訴訟的指定監護人的過程中,作為指定機構的所在單位、所在居委會和所在村委會(以下統稱有關組織)處于一種特定的法律地位。這就是不僅在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情況下,有權也有義務為被監護人指定監護人,而且當某種情況出現時,還必須擔任某個被監護人的監護人。這些都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的,故本文稱之為法定義務、法定監護人。
二、指定監護的順序
人民法院指定監護人時,可以將民法通則關于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或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的規定視為指定監護人的順序。前一順序有監護資格的人無監護能力或者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對被監護人有利的原則,從后一順序有監護資格的人中擇優確定。被監護人有識別能力的,應視情況征求被監護人的意見。監護人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同一順序中的數人。被指定人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上述規定,作出維持或者撤銷指定監護人的判決。
如果判決是撤銷原指定的,可以同時另行指定監護人。此類案件,比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特別程序進行審理。在人民法院作出判決前的監護責任,一般應當按照指定監護人的順序,由有監護資格的人承擔。有監護資格的人之間協議確定監護人的,應當由協議確定的監護人對被監護人承擔監護責任。對于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應當按照民法通則的以下規定,由有關組織予以指定。
未經指定而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沒有上述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對于指定監護的具體情況,應當結合監護人的實際來進行處理,特別是對于監護人是需要具備監護權資格的,如果不能履行自己的監護職責,那么還需要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特別是造成了被監護人的傷害的,應當立即變更處理。
受委托監護人責任如何承擔?
委托監護人協議書應怎么寫?
終止監護人資格在哪里辦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報酬糾紛能否風險代理
2021-01-30仲裁調解后需要開離職證明嗎
2021-02-11簽了贍養協議能反悔嗎
2021-03-04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最遲多久出來
2020-12-08空白背書匯票能出借嗎
2021-02-18贍養費糾紛立案材料要哪些
2020-12-12別人拿你的房產證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2-23擔保人免除法律責任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10勞動合同怎樣解除勞動合同的解除方式是什么
2021-02-14聘用顧問需要遵循勞動法嗎
2021-01-10投保壽險時的注意事項
2021-01-12辦理人壽保險有哪些流程是什么,在哪些情形下壽險公司會拒賠
2020-11-12家庭財產保險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14辭職后用人單位不辦理保險交移
2021-03-01保險要有電子版合同嗎
2020-12-06保險欺詐是什么意思
2021-03-01別光知道交錢你的車投的都是什么保險你真的了解嗎
2021-02-03開荒地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0-12-17出讓土地上的房屋可以拆了重修嗎
2021-01-10土地出讓金每次交易都交嗎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