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個人肖像權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關于個人肖像權的法律規定是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如果該攝影作者未經授權,擅自將該女子照片投稿,攝影作者應當依法承擔侵權責任。報刊雜志社對其發表的稿件,包括文字和照片負有審查核實的責任,如果所發表的稿件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權利(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等),作者和報刊雜志社都有責任,應當認定為共同侵權,依法承擔連帶責任。
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賠償。
“肖像”,從不同角度上有不同的理解。美術意義(或攝影)上的肖像,是指通過繪畫、攝影等藝術手段,使肖像權人的人物形象在物質載體下再現的一種觀賞造型作品。
二、肖像權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法律意義上的肖像,則蘊含了肖像權人基于其肖像而享有的人格利益。一般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1、肖像是藝術地再現自然人的外貌形象。
通常,我們判斷人物的外部形象表現是否構成肖像,應結合其表現的形式和表現的部位來看待。
首先,必須人物形象必須具有肖像特征。一是其表現形式即通過攝影反映出特定公民的圖像;二是肖像還必須反映出特定公民的姿態、容貌、表情等主要特征;三是肖像必須真實可辯、熟知的人一看就知道是誰的肖像。
其次,必須是特定的公民肖像的事實。公民肖像在圖片中,應占整個圖像中被凸顯的主體地位,被作為特定對象來表現,而不是作為陪襯體;同時目的也不是通過肖像使用(手段),來達到目的。
2、肖像具有物的屬性。
肖像被藝術地再現,應是具體地、獨立地被固定在某一特定的物質載體上(如相紙、電視屏幕、報刊雜志等),它是來源于肖像權人又獨立于肖像權人的客觀視覺形象,能夠為人所支配、控制和處分,并具有一定的財產利益。
3、肖像是肖像權的客體,表現了自然人特有的人格利益。
所謂的“財產利益”并非產生于自然人外貌特征本身、而是基于肖像產生的人格利益所派生的,并體現了不同的人格利益需求。對自然人的肖像權給予法律上的保護,實際上就是對人格利益保護的需要。
所謂“肖像權”,是一種專屬于自然人的人格權。法律意義是:自然人對自己通過造型藝術或者其它形式,在客觀物質載體上的再現自己的形象(肖像)所擁有的不可侵犯的專有權。
公民在自己的肖像上所體現的人格利益,是我國法律規定保護肖像權的對象。它包含基于肖像所體現出的人格利益上之精神利益和財產利益。
個人的肖像權只有自己能夠使用,當然經過當事人自己的同意,也是可以用作相關的用途的,如果未經同意擅自使用就屬于侵犯肖像權,在法律當中予以保護肖像權。發生肖像權侵權行為的時候,可以要求賠償。
拍視頻舉報他人是否侵犯肖像權?
侵害肖像權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哪些情形不侵犯肖像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合同期滿不續簽能直接離職嗎
2021-01-22房屋裝修延期責任如何界定
2020-12-22贈送的配件屬于產品質量問題嗎
2021-02-21電子郵件證據是如何認定效力的
2021-01-11工程施工工人受傷如何處理
2021-01-27賣方逾期交貨能雙倍要求返還定金嗎
2020-11-27價格欺詐的消費者的賠償標準
2020-11-15土地租賃可以轉租嗎
2020-11-08父母贈與是否可以附贍養老人的條件
2021-01-19吃霸王餐違法嗎
2021-03-21喪失繼承權會產生什么影響
2020-12-02民間借貸執行拍賣房子多長時間
2021-01-23夫妻離異后房產出售要交哪些稅
2020-12-03涉外勞務與境內勞動派遣的區別
2020-12-05員工主動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2-28在校學生實習期間受傷是否算工傷
2020-12-04拖欠農民工工資兩年內怎么處罰
2021-03-19什么條件下可退回保險費
2020-12-08人身保險合同中的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1-27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如何確定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