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夫妻離婚發生財產分割糾紛選擇去法院起訴解決的越來越多,因為大家都相信法院審理案件的公平公正。在審理離婚案件的最后階段,就是宣讀判決書,離婚財產糾紛當庭宣判嗎?律霸小編在下文就為大家淺要的分析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離婚財產糾紛當庭宣判嗎
離婚民事糾紛案件是否當庭宣判,需要結合案件具體復雜程度,有無爭議等情況綜合判斷,并無法律規定離婚案件必須當庭宣判
民事訴訟法對當庭宣判僅做了一般性規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送判決書”。
二、當庭宣判的條件
1、案件事實清楚。案件事實清楚是裁判案件的基本條件,只有事實清楚,才能正確適用法律,公正作出裁判,事實不清,不能硬行判決。
2、必須在法庭進行宣判。如果到當事人住所進行宣判,不能視為當庭宣判。
3、必須在庭審調查后當日宣判,如隔日則為定期宣判。
4、宣判前的庭審辯論必須有新的實質性內容。如只為所示當庭宣判率,而刻意進行空洞的調查、辯論后宣判,則非真正意義上的當庭宣判。
三、當庭宣判的原則
先審后判的原則
合議庭、獨任審判員適用當庭宣判的方式,應依照民事訴論程序審理案件,充分發揮庭審功能,把庭審作為審判活動的中心環節,保障當事人充分行使訴訟權利,確實通過公開開庭調查、舉證、質證、認證、辯論等一系列庭審活動,查明當事人爭議的法律關系、訴訟請求、事實理由、訴訟證據、是非責任、適用法律的依據等,然后全面客觀地進行評議,依法當庭作出判決。因此,只有堅持先審后判,才能有效防止先查后審、先判后審、先入為主的庭審走過場的做法,切實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只有堅持先審后判的原則,才能進一步增加工作的透明度,樹立法院執法公正的形象 。
一案一判的原則
民事判決是人民法院對民事案件進行審理后,根據已查明的事實,依照有關法律,就當事人之間訟爭的權利義務關系年作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決定,是人民法院依法行使審判權的表現,它體現了國家的意志性和權威性。民事判決一經宣告 ,非經法定程序不得改變。但實際審判工作中,有的審判人員由于不具備當庭判斷是非和綜合歸納判決內容的能力,當庭宣判認定的事實、理由和適用法律的依據、判決結果等內容缺乏完整性和準確性,事后發現有誤,便在送發當事人的判決書上補充或者更改當庭宣判的內容,事實上形成一案二判,違反法律原則,有損審判權的嚴肅性和法律的尊嚴。
因此,當庭宣判應遵循一案一判的原則,宣判的內容應與法定期限內發送給當事人的判決書內容相一致。若發現當庭宣判有誤,不得擅自改變判決書內容,應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63條之規定將修改意見報二審法院或按審判監督程序進行處理,從而體現法院執法的嚴肅性。
離婚財產糾紛當庭宣判嗎答案是不一定,這需要根據離婚財產分割案件的復雜情況,越復雜越不可能當庭宣判。所以,沒有當庭宣判的,當事人不要著急,判決書制作好后會通知當事人。若對夫妻財產分割還有什么疑問,小編建議登錄律霸網站找專業律師服務。
離婚過錯方可以分得財產嗎
離婚財產如何轉移,怎樣轉移離婚財產
離婚夫妻怎么對復婚財產分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補償費在村集體內部如何分配
2021-01-14學籍檔案去向
2020-12-10著作權法中的延伸性集體管理是否合理
2021-02-28私人擔保如何解除
2021-01-19認繳出資能否質押
2020-12-12判無期徒刑可以探監嗎
2020-12-05離婚夫妻財產分割相關規定
2021-02-08員工激勵股權是否為贈與協議
2021-01-17房產證在房屋中介手里不肯退怎么辦
2020-12-27什么情形下接受勞務方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2021-03-05如何辦理執行案款提存手續
2021-01-11擔保合同連帶責任無效的依據有哪些
2021-03-11可變更合同的前提有什么
2021-01-01承攬關系與雇傭關系的區別
2021-03-05競業禁止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08勞動合同變更協商不一致怎么辦
2021-01-14什么是合同的可變更
2020-12-02根據勞動法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1-02-27勞動糾紛企業能否提出仲裁
2020-12-26哪些原因會導致保險合同終止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