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法系締約過失損害賠償以信賴利益為原則,具體范圍則視違反義務的態樣而有所不同。若因違反保護義務,致相對人的身體健康或所有權受損害,則賠償義務人應賠償的是受害人于其健康或所有權所受的一切損害,不發生以履行利益為限的問題;若違反的是信賴義務,如沒有適當說明而使他方支出無益費用時,則賠償范圍以履行利益為限。
美國第一次《合同法重述》第333條a款規定,不論在什么情況下,全部賠償不得超過“全部合同價格”。第二次《合同法重述》第90條則規定了“彈性救濟”,即賠償的范圍視受允諾人信賴允諾的程度而定,其最終目的僅是避免不公平的現象發生。美國學者富-勒認為,應根據不同的信賴來確定是否需要期待利益作為信賴利益賠償的最高限額。[2]在必要信賴場合,應該以合同價格為最高限額,因為如果對此不加以限制,則表明原告簽訂的是一份虧本合同,就是允許原告將自己的虧本損失轉嫁給被告。為臻公平,必須通過參照其所要從事的生意合理預期到的利潤或損失,來限制原告獲取的賠償。在附帶信賴場合,則不以“合同全部價格”限制賠償。因為此種信賴的負擔以超過“全部合同價格”的數額轉嫁給被告并不構成將原告的合同損失轉嫁給被告。[3]
可見,兩大法系信賴利益的賠償均以履行利益為限作為基本原則,但均有例外情況。
筆者認為,締約過失的損害賠償范圍應以不超過履行利益為限。首先,締約人未盡保護義務致對方人身損害的情況下,發生締約過失責任和侵權責任聚合[4],其大部分實際損失通過侵權之訴獲得賠償,故此情形下締約過失責任賠償范圍限于因合同不成立致相對人締約成本及機會的損失。其次,締約成本因合同不成立、被撤銷或無效而成為損失時,這些損失若超過履行利益并按實賠償,則如富-勒所言,將導致受害人的合同損失轉嫁給責任人,從而加重責任人的負擔。再次,合理的信賴必然包含了合理的預見,當締約人花費的締約成本超過可預見的履行利益,則說明該締約人勢必會遭受虧本,此項虧本則與責任人的締約過失并無必然聯系。總之,信賴利益賠償以履行利益為限旨在避免使信賴人處于一種比假定合同得到完全履行后所處的狀況更好的狀況。
(二)過失相抵原則
在受害人有過失的情況下,是否還可要求相對方承擔締約過失損害賠償責任?對此學界有不同觀點。肯定觀點認為,受害人有過失可減輕賠償余額或免除之[5];否定觀點認為,根據法條的規定,必須是信賴人善意無過失,如不具備該條件而受到損害,亦系咎由自取,法律自無須再予保護。[6]筆者認為,締約過失責任的受害人應當是善意的,但并不要求其必須無過失。締約過失損害賠償中可適用過失相抵原則,雙方互有損害的各自賠償對方的損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確定借款合同中約定的簽訂地
2021-03-10什么是中國委托公證人公證文書
2021-02-11外國投資者參與經營者集中要接受審查嗎
2021-02-06哪些財產不能作為遺產繼承
2021-01-05軍婚怎么樣才能離婚
2021-01-12家庭冷暴力多久可以離婚
2021-02-23設立商業銀行要公告嗎
2021-02-04集資合作建房包括哪些條件
2020-12-01公司可以跟工傷人員解除合同嗎
2020-12-03勞務外包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2-052020勞動力外包出現意外傷亡誰負責,賠償多少
2020-12-20勞動糾紛一審終審怎么撤銷
2020-12-31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時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9機動車輛第三者責任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16快速理賠定損金額不夠怎么辦,流程怎么走
2020-12-01保險公司可以以違反如實告知義務拒賠嗎
2021-02-09怎樣選擇保險代理人
2021-03-09續保
2021-01-21繳納私房土地出讓金時所需要的材料
2021-01-08有關物權法的基本法律知識(三)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