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
1999年2月,甲公司與某村委會簽訂《廠房租賃合同》—份,合同中,雙方就廠房租賃期限、租金及租金交付方式等作了明確約定。但末就違約事項約定相應的違約責任條款。合同簽訂后,村委會便將廠房交給了甲公司使用。
2000年12月,村委會考慮到自身經濟發展的需要,遂向甲公司提出,要求將廠房收回自用,甲公司以《廠房租賃合目》尚未到期,拒絕了村委會的要求.2001年2月,村委會在多次與甲公司協商未果后,單方終止了《廠房租賃合同》,不再收取甲公司的租金,并要求甲公司限期搬出,甲公司認為村委會在沒有正當理由且未經其同意的情況下提前單方終止合同,嚴重違反了原《廠房租賃合同》及有關法律的規定,甲公司遂起訴到法院,要求法院追究究村委會的違約責任,賠償自己因此造成的一切經濟損失。
法院受理后,于2001年4月開庭審理此案,庭審中,村委會辯稱,因當時與甲公司簽訂的《廠房租賃合同》沒有約定違約責任條款,因此,雖然村委會提前單方終止了該《廠房租賃合同》,但甲公司不能依據該合同追究村委會的違約責任,村委會故請求法院駁回甲公司的起訴。法院經審理后認為,甲公司與村委會于1999年2月簽訂的《廠房租賃合同》合法有效,受法律保護,村委會在沒有正當理由的悄況下,提前單方終止該《廠房租賃合同》,違反了《臺同法》的有關規定,依法應承擔違約責任,雖然雙方在《廠房租賃合同》中沒有就違約責任條款進行約定,但并不影響《合同法》的有關規定追究村委會的違約責任。據此,法院最后判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07條的規定,村委會應依法賠償甲公司由此而造成的經濟損失。
【法律解讀】
本案例中上述判決是正確的。
簽訂合同應該遵循公平原則,也就是從合同雙方因客觀原因承擔的風險來分析約定相應的違約責任。我國合同法第107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從此條可以看出,合同當事人是否承擔違約責任的依據是基于其是否有違約行為。只要當事人一方存在違約行為,對方就有權要求違約方承擔違約責任,即使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約定違約責任或者承擔違約責任的方法,依法也必須承擔違約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傭關系人身損害賠償
2020-12-21煤礦事故頻發,煤礦安全如何保障
2021-02-22互聯網金融消費者如何維權
2021-03-03車輛損失險有必要買嗎
2020-11-12沒有借貸憑證可以向法院提起借貸訴訟嗎
2020-12-03遺產繼承超過多少年不得再提起訴訟
2021-02-13適用期解決勞動關系是否有限制
2021-03-25勞動者不服企業作出的調崗決定該如何操作
2021-02-15無故辭退員工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03理財保險的種類
2021-01-14駕車撞人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賠
2020-11-16事故中汽車失火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2-19企業財產險怎么計算賠償金額
2021-01-22機動車所有人 管理人未按照規定投保機動車強制保險的 應當受到
2020-11-21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流轉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2怎么才能承包林地
2020-11-16房屋贈與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04土地流轉和土地托管的概念是什么,農民不愿意土地托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2021-02-17公司拆遷補償房產報告申請
2021-01-14購買拆遷安置房手續如何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