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鑒定法律依據內容
第十一條司法鑒定機構應當統(tǒng)一受理辦案機關的司法鑒定委托。
第十二條委托人委托鑒定的,應當向司法鑒定機構提供真實、完整、充分的鑒定材料,并對鑒定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司法鑒定機構應當核對并記錄鑒定材料的名稱、種類、數量、性狀、保存狀況、收到時間等。
訴訟當事人對鑒定材料有異議的,應當向委托人提出。
本通則所稱鑒定材料包括生物檢材和非生物檢材、比對樣本材料以及其他與鑒定事項有關的鑒定資料。
第十三條司法鑒定機構應當自收到委托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對于復雜、疑難或者特殊鑒定事項的委托,司法鑒定機構可以與委托人協(xié)商決定受理的時間。
第十四條司法鑒定機構應當對委托鑒定事項、鑒定材料等進行審查。對屬于本機構司法鑒定業(yè)務范圍,鑒定用途合法,提供的鑒定材料能夠滿足鑒定需要的,應當受理。
對于鑒定材料不完整、不充分,不能滿足鑒定需要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要求委托人補充;經補充后能夠滿足鑒定需要的,應當受理。
第十五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鑒定委托,司法鑒定機構不得受理:
(一)委托鑒定事項超出本機構司法鑒定業(yè)務范圍的;
(二)發(fā)現鑒定材料不真實、不完整、不充分或者取得方式不合法的;
(三)鑒定用途不合法或者違背社會公德的;
(四)鑒定要求不符合司法鑒定執(zhí)業(yè)規(guī)則或者相關鑒定技術規(guī)范的;
(五)鑒定要求超出本機構技術條件或者鑒定能力的;
(六)委托人就同一鑒定事項同時委托其他司法鑒定機構進行鑒定的;
(七)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規(guī)定的情形。
第十六條司法鑒定機構決定受理鑒定委托的,應當與委托人簽訂司法鑒定委托書。司法鑒定委托書應當載明委托人名稱、司法鑒定機構名稱、委托鑒定事項、是否屬于重新鑒定、鑒定用途、與鑒定有關的基本案情、鑒定材料的提供和退還、鑒定風險,以及雙方商定的鑒定時限、鑒定費用及收取方式、雙方權利義務等其他需要載明的事項。
第十七條司法鑒定機構決定不予受理鑒定委托的,應當向委托人說明理由,退還鑒定材料。
司法鑒定發(fā)展現狀
日前,我國司法部有關人士認為,制定司法鑒定法,進一步完善司法鑒定啟動、質證、采信制度,是我國司法實踐的迫切需要。雖然我國司法鑒定行業(yè)發(fā)展迅速,但在發(fā)展過程中遇到了多頭鑒定、重復鑒定、屢鑒不定等問題,嚴重影響了行業(yè)的發(fā)展。雖然司法檢測暫時未能單獨立法,但司法鑒定在執(zhí)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已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各項管理機制正在不斷調整優(yōu)化當中,司法鑒定行業(yè)的管理體制有望理順。由于司法鑒定的公正性質,目前市場上的司法鑒定權威機構大多為公檢法部門設立,部分為面向社會的服務機構。隨著社會進步,居民的維權意識逐步提高,將進一步推動司法鑒定的社會需求的增長。
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人員,可以申請登記從事司法鑒定業(yè)務:
(一)具有與所申請從事的司法鑒定業(yè)務相關的高級專業(yè)技術職稱;
(二)具有與所申請從事的司法鑒定業(yè)務相關的專業(yè)執(zhí)業(yè)資格或者高等院校相關專業(yè)本科以上學歷,從事相關工作五年以上;
(三)具有與所申請從事的司法鑒定業(yè)務相關工作十年以上經歷,具有較強的專業(yè)技能。
司法鑒定規(guī)定二的鑒定原則:
一、司法鑒定合法性原則
司法鑒定合法性原則,是指司法鑒定活動必須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它是評斷鑒定過程與結果是否合法和鑒定結論是否具備證據效力的前提。這一原則在立法和鑒定過程中主要體現為:鑒定主體合法;鑒定材料合法;鑒定程序合法;鑒定步驟、方法、標準合法;鑒定結果合法五個方面。
1、司法鑒定機構必須是按法律、法規(guī)、部門規(guī)章規(guī)定,經過省級以上司法機關審批,取得司法鑒定實施權的法定鑒定機構,或按規(guī)定程序委托的特定鑒定機構。司法鑒定人必須是具備規(guī)定的條件,獲得司法鑒定人職業(yè)資格的執(zhí)業(yè)許可證的自然人。
2、司法鑒定材料主要是指鑒定對象及其作為被比較的樣本(樣品)。鑒定對象必須是法律規(guī)定的案件中的專門性問題,法律未作規(guī)定的專門性問題不能作為司法鑒定對象。如我國現階段對司法心理測定(俗稱測謊)、氣味鑒別(警犬鑒定)等尚未作為法定鑒定對象,其鑒定結論不能作為證據。而且鑒定材料的來源(含提取、保存、運送、監(jiān)督等)必須符合相關法律規(guī)定的要求。
3、鑒定程序合法性,包括司法鑒定的提請、決定與委托、受理、實施、補充鑒定、重新鑒定、專家共同鑒定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上必須符合訴訟法和其他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部門規(guī)章的規(guī)定。
4、鑒定的步驟、方法應當是經過法律確認的、有效的,鑒定標準要符合國家法定標準或部門(行業(yè))標準。
5、鑒定結果的合法性,主要表現為司法鑒定文書的合法性。鑒定文書必須具備法律規(guī)定的文書格式和必備的各項內容,鑒定結論必須符合證據要求和法律規(guī)范。
二、司法鑒定獨立性原則
司法鑒定活動堅持獨立性原則,是由于科學技術自身的特殊性和鑒定結論的證據要求所決定的。從本質上講,司法鑒定活動是鑒定人提供證據材料的活動,這種活動必須獨立進行,才能有利于鑒定結論的客觀性、科學性、真實性、公正性。鑒定活動的獨立性是鑒定結論客觀性和公證性的保證。司法鑒定活動的獨立性原則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1、司法鑒定機構要相對獨立,社會鑒定機構必須是獨立的法人組織,偵查機關內設的鑒定機構應當與偵查業(yè)務部門分離;鑒定人的活動,包括鑒定方案的制訂、鑒定的實施、鑒定結論的出具、鑒定人出庭質證等必須獨立進行,司法機關和鑒定機構負責人不得暗示或干預;
2、鑒定人必須在鑒定機構執(zhí)業(yè),鑒定機構對鑒定實施日常管理,對鑒定人的活動應提供必要的條件和保障,但不能干預鑒定結論,不能要求或暗示鑒定人出具某種結論。鑒定活動不受機關、團體、社會組織和個人的非法干擾,訴訟當事人干擾鑒定活動也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3、、司法鑒定機構之間是平等的、獨立的,相互間無隸屬關系,鑒定結論不受相互制約和影響,無服從與被服從關系(當前局部地區(qū)規(guī)定對鑒定結論實行“復核鑒定”與“二鑒終局制”等均與獨立性原則相抵觸);
4、實行鑒定人負責制,鑒定人的活動應對鑒定結論承擔法律責任,必須在鑒定書上簽名或蓋章。多人參加鑒定,對鑒定結論意見不一致的,應當在鑒定書上分別注明不同意見的人數及其理由。鑒定過程中,任何機關、團體、社會組織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鑒定人的活動。鑒定結論實行鑒定人負責制不能以少數服從多數辦法強行統(tǒng)一。
5、司法鑒定活動堅持獨立性原則與依法接受法律監(jiān)督兩者并不矛盾,而是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其共同目的在于確保鑒定活動及其結果的客觀性、公正性。我國許多司法鑒定法規(guī)、規(guī)章中,都有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從事司法鑒定活動應當接受國家、社會、訴訟當事人、鑒定委托機關監(jiān)督的規(guī)定。
司法鑒定監(jiān)督貫穿于鑒定活動的全過程,體現在各個方面。如對鑒定程序合法性的監(jiān)督,對鑒定標準、鑒定文書規(guī)范性的監(jiān)督,對鑒定人進行職業(yè)道德、執(zhí)業(yè)紀律的監(jiān)督等。
三、司法鑒定客觀性原則
司法鑒定的客觀性是鑒定活動的生命。其根本要求,就是鑒定結論的真實性和全面性。如果鑒定結論是虛假的,鑒定活動就無客觀性可言。如果鑒定結論具有片面性,說明鑒定活動客觀性差。鑒定活動的客觀性,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1、司法鑒定機構和鑒定人必須秉公辦案,不徇私情。不受案情、人情、私利、內外干擾等因素的影響偏離科學鑒定的軌道,這是做到客觀鑒定的前提,也是堅持鑒定活動客觀性的思想保證。
2、司法鑒定必須遵守法定程序,自覺接受法律監(jiān)督,這是堅持鑒定活動客觀性的法律保證。違法鑒定,很難達到客觀要求。
3、司法鑒定必須堅持科學方法和科學標準。鑒定材料的提取、收集、保存、復制等要符合科學要求;鑒定材料的數量、質量要符合規(guī)定的鑒定條件;鑒定的步驟要符合科學原則;鑒定的手段、方法要具備科學性、有效性、先進性;鑒定結論要符合科學標準;鑒定原理必須獲得科學與法律的確認。鑒定結論不符合科學標準,就是沒有科學性,就是最大的不客觀、不真實。鑒定結論沒有科學性,就是沒有客觀性;
4、鑒定結論科學依據不充分,表明其客觀性不強。對于不符合科學標準的鑒定結論,盡管與案件事實本身沒有差錯,鑒定行為也是不客觀的表現。
四、司法鑒定公正性原則
司法鑒定公正性原則是司法鑒定結論和司法鑒定活動的服務對象—訴訟活動所追求的目的之一。司法鑒定公正性原則,體現在程序公正、實體公正和鑒定主體公正三個方面。
1、程序公正,就是鑒定提請、鑒定決定與委托、鑒定受理、鑒定實施、補充鑒定、重新鑒定、專家共同鑒定、鑒定結論的質證等環(huán)節(jié),在立法和司法兩個層面都應當體現平等原則、合理原則,更多地保護訴訟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如在制定證據規(guī)則和鑒定法中主張鑒定提請和鑒定決定與委托實行同舉證責任相一致原則,重新鑒定實行協(xié)商與限制性原則,鑒定活動實行監(jiān)督原則,鑒定結論的法庭質證推行技術顧問辯論原則等都是程序公正的體現。
2、司法鑒定實體公正就是要確保鑒定結論的客觀性、準確性、真實性,這是司法鑒定最大的公正,也鑒定的根本目的所在。要做實體公正,最主要的要立法規(guī)范各類鑒定的步驟、方法,制定各類專門性問題的鑒定標準,嚴格按科學要求辦事,克服不重視科學方法,不嚴格遵守鑒定標準的不科學、不嚴肅的鑒定作風,杜絕隨意性的鑒定結論。鑒定結論如果沒有標準,科學上難以評斷其是非,法律上就不能確定其真?zhèn)巍]有科學標準的鑒定結論就是沒有公正性。
3、司法鑒定主體的中立性,是確保鑒定活動和鑒定結論公正性的關鍵。鑒定程序和實體的公正性必須通過鑒定主體去實施。若鑒定主體不居中實施,鑒定過程與結果都可能不公正。鑒定機構和鑒定人必須站在科學技術的立場上,不偏向訴訟主體的任何一方。這是受司法鑒定為訴訟活動提供鑒定結論——證據材料
這一根本性質決定的。在我國和大陸法系國家,對鑒定機構和鑒定人的中立立場有嚴格要求。
因故意犯罪或者職務過失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受過開除公職處分的,以及被撤銷鑒定人登記的人員,不得從事司法鑒定業(yè)務。
從上面律霸網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關于司法鑒定法律依據內容,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家在做司法鑒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鑒定機構的選擇,必須選擇有鑒定資質的機構,因為對于一些鑒定的結果我們國家在很大的程度上是要相應依據的,故如有任何法律問題可以咨詢律霸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抗辯權案例分析之同時履行抗辯權
2021-02-03山地出租合同怎么寫
2020-11-15造成生態(tài)環(huán)境損害的侵權人應賠償哪些損失和費用
2021-01-22與寡婦同居算違法嗎
2021-03-23熊**破壞軍人婚姻案
2021-01-13隱名股東能否工商備案
2020-12-26同意股權轉讓需要多久
2021-01-26公司增資跟股權轉讓能同時進行嗎
2021-03-21主要責任不要諒解書會坐牢嗎
2021-01-08如何計算二次離婚的六個月時間
2021-03-10區(qū)別夫妻共同債務以及個人債務應該怎么舉證證明
2020-11-29貸款需要擔保的要簽擔保合同嗎
2021-02-10簽了就業(yè)協(xié)議又想解約
2020-12-16企業(yè)變更勞動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經濟裁員能否獲得經濟補償
2021-02-24非試用期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1-02-19投保人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后果怎樣的
2020-12-10壽險公司拒賠的情形有哪些呢
2021-03-04人身意外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3-12旅游人身意外險有什么規(guī)定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