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期可得利益的賠償范圍是如何的
一、預期可得利益有法律依據嗎
根據原《經濟合同法》及相關法律規定,預期可得利益本來是被排除在可以進行工程索賠的費用之外的。但1999年10月1日起實行的《合同法》改變了這種狀況,其第13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
二、預期可得利益賠償的條件什么
《合同法》頒布以后,可得利益的賠償確實有了一定的保障,但《合同法》113條在錯綜復雜、形式多樣的現實情況中的適用卻是相當混亂,有些案例甚至令人讀來捧腹。這就向廣大的司法工作者提出一個十分迫切的問題,那就是什么情況下,我們能適用這一規定?什么情況下又根本不能適用?下面,我們便就這一問題詳述之。
可得利益賠償是對一方違約造成另一方損失的一種救濟,那么可想而知,適用可得利益賠償,首先必須具備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那就是:
1、違約行為;
2、損害結果;
3、違約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有因果關系;
4、違約方無免責事由。
下面,我們就除以上四個要件以外的成就預期可得利益賠償還需具備的其他條件詳細分析一下:
1、合同合法有效。
合同合法有效是指合同是正常訂立并已生效的受法律保護的合同。因為只有在合同合法有效的情況下,合同雙方才可以期待可能得到的合法利益。如果合同不合法或未生效,或成立后因有無效情形而追溯至自始無效,那么合同就不被法律所保護,或不具有被完全適當履行的可能性,就不可能產生違約責任,更不可能出現“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即使當事人期待這種利益,法律也是不予保護的,此時,賠償的目的只是使受損方回復至“原有狀態”,而不是合同履行后的“應有狀態”。《合同法》第58條對合同無效或被撤銷的情形應負的賠償責任做了明確規定,從該法條的內容可以看出,這種責任情況下,不應包括對可得利益的賠償。
2、損害由發生在合同履行階段的違約行為所引起。
我們知道,在合同締結以及成立生效的不同階段會產生不同的法律責任,依次為締約過失責任(締約階段)、不得擅自變更解除責任(成立未生效階段)、預期違約責任(生效階段)、實際違約責任(履行階段)以及違反后合同義務的法律責任(終止階段)。《合同法》113條規定“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可見,這里規定的是“實際違約責任”,即處于履行階段的責任。那么,在其他任何階段發生的責任均不能適用《合同法》113條,否則,將導致可得利益賠償規則的濫用。
3、損害結果不是由受損方的先違約行為所引發。
如果合同雙方當事人均負有合同義務,一方的履行是另一方履行的前提,而負有先履行義務一方的違約導致了另一方違約,另一方的違約又造成了損害結果的發生。那么,受損方就喪失了損害賠償請求權。因為受損方負有先履行合同的義務而沒有履行,其在自己先違約的情況下,已經不能期待在合同完全履行的情況下可以獲得的利益,如果法律保護其對這種利益的期待,無疑就是變相助長負有先履行合同義務一方違約。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該問題答案的整理,如果還有疑問,歡迎來律霸網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變更后員工合同怎么辦
2020-11-18商鋪經營權轉讓合同范本
2020-12-08仲裁以后還可以訴訟嗎
2021-03-07老人去世最晚多久銷戶
2021-01-03開車不小心撞到人被起訴產生的費用可以理賠嗎
2021-03-26事實婚姻另一方能否分配遺產
2020-12-23幾個人以上打架算是涉黑
2021-02-17分家產時不動產繼承要先確權嗎
2020-12-26交通事故對方全責可以賠償哪些
2020-12-19雇傭關系下的猝死賠償嗎
2020-12-14勞動爭議能主張前幾年的年假嗎
2020-12-14產品質量和產品責任險
2020-11-26為什么保險合同中受益人欄是不可以為空白的?
2020-11-16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 由何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2020-12-22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1-17被保險人死因不明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1-19對方酒后駕駛保險公司會不會賠付
2021-02-06簽訂保險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8究竟哪些險種可將地震劃為承保責任范圍內
2021-01-20投保人未按照規定期限支付保險費有哪些法律后果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