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違約責任的免責事由
合同法規定的法定的免責事由僅限于不可抗力,但雙方當事人還可以約定免責事由。
常見的不可抗力有:
(1)自然災害如地震、臺風、洪水、海嘯等;
(2)政府行為。政府行為一定是指當事人在訂立合同以后發生,且不能預見的情形。如運輸合同訂立后,由于政府頒布禁運的法律,使合同不能履行。
(3)社會異常現象。一些偶發的事件阻礙合同的履行,如罷工騷亂等。
不可抗力雖為合同的免責事由,但有關不可抗力的具體事由很難由法律作出具體列舉式的規定,因此根據合同自由原則,當事人可以在訂立不可抗力條款時,具體列舉各種不可抗力的事由。
不可抗力發生后對當事人責任的影響,要注意幾點:
(1)不可抗力并非當然免責,要根據不可抗力對合同履行的影響決定。《合同法》規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全部免除責任。
(2)當事人遲延履行后發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責任。
(3)不可抗力事件發生后,主張不可抗力一方要履行兩個義務:
違約責任
一般而言,違約的行為主要有不履行合同,不適當履行合同和遲延履行合同三種形式。一旦出現以上違約行為,作為合同另一方當事人就應當以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繼續履行和采取補救措施等形式追究其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找律師網指然而在選擇這些責任方式時,可易知損害賠償是最重要的違約責任形式,是整個合同法律制度的核心內容之一,并且其它任何違約責任形式皆可轉化為損害賠償。
《合同法》第112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在履行義務或采取補救措施后,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可見,法律貓指這兩種救濟方式是不能相互替代的。實際履行具有特殊的功能:其一,實際履行是實現合同目的、維護合同紀律所必須采取的救濟方式。其二,實際履行的適用可以使合同得以繼續存續,進而鼓勵交易增加社會財富。其三,從舉證責任來看,受害人要求采取實際履行的補救方式可不必承擔對實際損失的舉證責任,因而在很多損失難以確定和舉證的情況下,實際履行更有利于保護受害人的利益。
當然,盡管違約方不得以其他補救方式代替合同的實際履行,但對受害人來說,在損害賠償方式能夠有效地維護其利益的情況下,完全可以放棄實際履行的補救方式而采取損害賠償。實事上,某些情況下采用實際履行的方式不足以彌補債權人的損失。例如,債務人遲延交貨使債權人生產經營停頓,從而遭受重大經濟損失。盡管通過實際履行獲得了合同約定的貨物,但已遭受的損失仍未得到完全彌補。針對這種情況,就應結合損害賠償救濟方式,保護受害方利益,制裁違約當事人,維護交易秩序和安全。
以為合同一般都是會規定好自己的違約的責任的。只有在很少的情況下才會出現一些免責的事由。但是大家還是要在這些情況出現的時候主張自己的免責哦。大家還有什么不懂的話可以來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增資擴股流程
2020-12-25同居算夫妻關系嗎
2021-02-07擔保合同的法律效力該如何確定
2020-11-19行駛證上面的檢驗有效期過期了需要換嗎
2021-03-05黨員受刑法處罰是否都要開除黨籍
2021-02-20超出了借條的訴訟時效該該怎么做
2021-01-01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起訴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0-11-20約定僅對租金負連帶責任是否有效
2021-02-08經營者使用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條款,還生效力嗎
2021-01-14學生在校磕掉牙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5如何區分雇傭關系和承攬關系?
2021-02-16未成年人是否可以做生意
2020-12-09交通意外險最高賠多少錢
2021-03-03人身保險可否和侵權責任賠償共存
2020-12-15如何才能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3-22人身保險合同的性質是怎么樣的
2021-01-25保險合同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是什么
2020-11-10造成損失,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的原因有哪些
2021-01-10被保險車無證駕駛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1-18車禍后保險公司拒賠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