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中止審理的情形有哪些
中止審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作出判決之前,出現了某些使審判在一定期限內無法繼續進行的情況時,決定暫時停止案件審理,待有關情形消失后,再行恢復審判的活動。
一、刑事訴訟法關于中止審理的規定
1、自訴人、被告人患精神病或其他嚴重疾病。應當裁定中止審理。
2、起訴后被告人逃脫,致使案件在較長時間內無法繼續審理的。應當裁定中止審理。
3、在自訴案件審理過程中,被告人下落不明的,應當裁定中止審理。
4、在審理期間發現不宜適用簡易程序情形的。應當決定中止審理,并按照公訴案件或自訴案件的第一審普通程序重新審理。
(1)公訴案件被告人的行為不構成犯罪的
(2)公訴案件被告人應當判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3)公訴案件被告人當庭翻供,對于起訴指控的犯罪事實予以否認的
(4)事實不清或者證據不充分的
(5)其他依法不應當或者不宜適用簡易程序的。
5、由于其他不能抗拒的原因,使案件無法繼續審理的,可以裁定中止審理。
二、民事訴訟法關于中止審理的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
(一)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二)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四)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五)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
(六)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
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后,恢復訴訟。
三、行政訴訟法關于中止審理的規定
生效的人民法院裁判文書或者仲裁機構裁決文書確認的事實,可以作為定案依據。但是如果發現裁判文書或者裁決文書認定的事實有重大問題的,應當中止訴訟,通過法定程序予以糾正后恢復訴訟。
在訴訟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
(一)原告死亡,須等待其近親屬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二)原告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行政機關、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四)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力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五)案件涉及法律使用問題,需要送請有權機關作出解釋或者確認的;
(六)案件的審判須以相關民事、刑事或者其他行政案件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相關案件尚未審結的;
(七)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后,恢復訴訟。
關于不同訴訟中導致案件中止審理的情形,律霸網小編已經區分不同的訴訟做出了講解。要是在庭審活動中出現了導致案件無法繼續審理下去的情形,那么就會暫時停止對案件的審理。待中止事由消失后,就可以恢復訴訟。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查法院的民事調解書
2020-11-27黨員受刑法處罰是否都要開除黨籍
2021-02-20涉外侵權行為的地域管轄如何適用
2021-01-25管轄小結
2021-02-28回避是怎么回事
2020-12-02交通事故索賠程序
2021-02-21去勞動仲裁需要律師嗎
2021-02-24離婚后還有哪些民事權利和義務
2021-02-07上海工傷護理費應該誰付
2020-11-30護工合同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4房地產中介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0-12-09保險合同的內容
2021-02-13保險合同中默示保證與明示保證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8旅游意外險哪些情況不賠償
2020-12-05工程保險費取費標準
2020-12-05交通全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17再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1-26土地流轉合同應當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7拆遷房辦理房產證費用和辦理流程有哪些
2020-12-20有宅基地的如何拆遷補償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