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預期違約。即在合同履行期限到來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的行為。預期違約最早來源于英國法庭的判例,即1853年**斯特訴戴納特爾案。后被英美法系國家廣泛采納,并形成一項制度。因此我國《合同法》第108條明確規定:“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滿之前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可以看出預期違約分為明示違約和默示違約兩種形式,且守約方有選擇權,可以積極要求賠償,也可消極等待。
2、不履行。即完全不履行,指當事人根本未履行任何合同義務的違約情形。從不履行的原因看,既可能是當事人雖然能夠履行但是拒絕履行,也可能是當事人不能履行債務。債務人不能履行債務或拒絕履行債務,債權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追究債務人的違約責任。
3、遲延履行。即指在合同履行期限屆滿而未履行債務。包括債務人遲延履行和債權人遲延履行。債務人遲延履行是指合同履行期限屆滿,或者在合同未定履行期限時,在債權人指定的合理期限屆滿,債務人未履行債務。債權人遲延履行表現為債權人對于債務人的履行應當接受而無正當理由拒不接受,即遲延接受履行。
4、不適當履行。即指雖有履行但履行質量不符合合同約定或法律規定的違約情形。包括瑕疵履行和加害給付兩種情形。瑕疵履行是指一般所謂的履行質量不合格的違約情形。加害給付,是指債務人因交付的標的物的缺陷而造成他人的人身、財產損害的行為。分別規定于《合同法》第112條和第113條。
另外,債務人未按合同約定的標的、數量、履行方式和地點而履行債務的行為,主要包括:
(1)部分履行行為;
(2)履行方式不適當;
(3)履行地點不適當;
(4)其他違反附隨義務的行為。這些也應當屬于不適當履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鑒定有傷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25農村房屋無證怎么贈與
2020-11-22移送管轄保全是否變更法院
2021-03-06未成年精神病人監護人只能是其近親屬嗎
2021-03-07重組家庭繼子女有沒有代位繼承權
2021-03-25保姆虐待老人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1-01-06超市顧客摔傷保潔公司賠償是怎樣的
2021-03-01房產無償贈與孫女收稅嗎
2021-01-19違反競業限制會坐牢嗎
2020-11-10裁員補償扣掉五險一金嗎
2021-02-05繳納五險是否等同于建立勞動關系
2021-01-05企業女職工產假可以休多長時間,懷孕期享有哪些待遇
2021-02-02試用期內競業限制協議生效嗎
2021-02-27法律對產品責任的賠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1保險合同條款有哪些種類
2021-03-18保險公司懷疑騙保不理賠怎么辦
2020-12-10論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解釋原則有什么
2021-02-12土地轉讓合同效力的認定方法是什么
2020-12-07土地互換期限約定不明怎么處理
2021-03-25工業用地轉讓有哪些流程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