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約責任即違約方在違約之后應承擔的責任。違約責任主要有繼續履行、解除合同、賠償損失、沒收定金、承擔違約金或雙倍返還定金等。其中,繼續履行和解除合同是指守約方對合同處理的選擇權——該種處理違約方應服從,而賠償損失、沒收定金、承擔違約責任則指違約方應對守約方承擔的違約責任,多為經濟責任。
繼續履行,指守約方有權要求違約方糾正違約行為,繼續按合同約定履行合同義務。
解除合同,指守約方有權單方面解除原合同而無須經違約方同意,且違約方須對合同解除承擔一切不利后果。解除合同一般在根本違約的情況下采用。
賠償損失,指守約方有權要求違約方賠償守約方因違約方違約行為而造成的損失。賠償損失多發生在無法繼續履行或繼續履行無意義的情況下。例如,在例3中,2011年12月24日乙公司未能將蘋-果送至甲公司,25日繼續履行對甲公司已無意義,此時甲公司可要求乙公司賠償損失。
沒收定金或雙倍返還定金,指在有定金條款的情況下,支付定金乙方違約,收受定金一方可沒收定金;收受定金一方違約,支付定金一方可要求違約方雙倍返還定金。
承擔違約責任,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承擔違約責任,指違約方因違約行為應承擔的一切責任;狹義的承擔違約責任,指違約方因違約行為而應承擔的合同約定的違約責任。這里指狹義的承擔違約責任。
如何進行法律風險防范
違約責任風險防范,指在合同的簽訂和履行過程中,對可能存在的違約及違約給我方帶來的損失的預防。這可分為部分。一是預防對方違約給我方帶來損失,二是預防我方違約給自己帶來損失。
違約責任風險防范,應在合同簽訂前對我方違約可能性及對方違約可能性進行評估,然后遵循一個原則:若我方違約可能性大,則盡可能在合同中約定較輕的違約責任;若我方違約可能性小,對方違約可能性大,則違約責任的約定應盡可能在嚴重。
在對方違約可能性較大的情況下,可采取以下方式約定違約責任:
1.高比例違約金。若對方違約可能性較大,我方可要求在違約責任條款里約定高額違約金,例如約定合同標的100%、150%甚至更大比例的違約金,這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對方的違約沖動。但是,高比例違約金并存在一定瑕疵,即若發生爭議,法院判決的違約金數額可能根據實際損失而定,但實際損失往往難以認定,法院往往采取對對合同約定的違約金“打折”的方式處理。也就是說,約定的違約金比例未必能全部得到法院支持。
2.高額定金。可要求對方支付較高的定金。但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定金不得超過合同標的的20%,受此限制,若發生糾紛,法院支持的最高定金額為合同標的的20%。
3.抵押擔保。若有可能,如我方在合同談判中處于優勢地位,則可要求對方提供一定的財產作為履行合同的擔保,并辦理抵押手續。當然,對方提供的財產應為不動產或有價證券,如房產、股票等。
4.提供保證人。這也是在我方處于談判優勢的條件下,可要求對方提供具有一定資信條件的人作為保證人。在此情況下,若對方違約,我方可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從而降低我方風險。須注意的是,若保證人為個人,我方須調差其資信情況;若保證人為法人,我方不僅要調查其資信情況,還要調查其保證行為是否通過其內部權力機關的批準。
5.股東擔保。股東擔保,指在與公司的交易中,我方處于談判優勢時,可要求對方公司股東以其個人資產對公司履行合同作擔保。這是“釜底抽薪”之計,若股東敢于以個人財產做擔保,則對方公司履行合同的誠意較大。
7.不可抗力。我國法律對不可抗力的定義僅指地震、火災、戰爭等,而在簽訂合同時,可根據我方利益需要,將其他因素如洪澇、政府行政行為(征收、征用、規劃等)視為不可抗力。
8.明確可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是對違約行為極為嚴厲的處罰。可在違約責任條款中羅列對方可能出現的違約行為,并約定一旦出現其中一種違約,我方有權解除合同。
違約金實用程度
違約金條款是合同的重要條款,是擔保合同全面履行、補償守約方的損失、懲罰違約方違約行為的重要措施。因為違約金是合同條款,應當充分尊重合同當事人的意志、體現私權自治的法治原則;同時因為違約金是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人民法院可以基于公權力對違約金進行調整,以保障合同正義性。平衡合同自由與合同正義原則的適用,違約金調整應當以尊重當事人約定為原則,以公權力干預調整為例外補充。違約金的過高或過低的比較標準是守約方的實際損失,實際損失應當包括直接損失和履行利益;違約金的調整幅度體現著懲罰的程度和合同實質正義,因此違約方受到懲罰的程度應當同其過錯程度相關聯。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后,還應當履行債務。”從該條第一款規定看,違約金屬于合同當事人約定的條款,應當體現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原則,當事人的約定應當具有法律效力;但從第二條看,違約金條款可以調整,體現了司法干預原則;但是對于違約金過高應該調整到什么程度才為允當,該條只是規定適當調整,究竟什么程度屬于“適當”,筆者理解一是授權法官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自由裁量,以期望更好地實現合同正義;二是違約金的調整以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為前提,只有在違約金明顯妨害合同正義時才予以調整。正是因為對違約金調整特別是對違約金過高時的調整沒有一個相對明確的尺度,因此在司法實踐中對違約金過高的調整存在多種標準,有調整到實際損失的,有調整到守約方實際損失的130%的,有調整到實際損失的兩倍的,有調整到未履行合同標的以下的等等,因此筆者認為有必要對違約金調整的參照標準、調整幅度大小的參照因素、調整的限度、違約金與損害賠償法律適用等進行探討,以期對違約金的法律適用有所裨益。
所以我們為了合同雙方的合同利益不受損,我們應該按質按量履行合同內容,承擔合同責任。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后才知道對方是精神病人的可以起訴婚姻無效嗎
2020-11-23注冊資本必須是現金嗎
2021-01-13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基本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9交通事故老人贍養費有多少
2021-01-26外國公司在中國境內設立分支機構需要審查批準嗎
2021-01-16收養協議是否適用合同法
2021-03-12辭退保姆說實話嗎
2020-11-22外賣不讓進小區違法嗎
2020-12-14簽訂集體勞動合同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02公司裁員是否一定要給補償
2021-01-04非壽險責任準備金計提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8合同的法定解除權在什么時候體現呢
2021-03-12保險合同的失效與復效是什么意思
2021-01-05保單質押率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08“過期”理賠訴訟如何判
2021-01-26責任無法認定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3-12企業財產保險費用如何計算
2021-02-23投保人虛報年齡保險公司是否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17誰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1-03-13保險受益人變更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