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民法通則》和《合同法》的相關規定,預期違約要根據情況承擔以下違約責任:
(1)繼續履行。又稱強制履行,是指違約方根據對方當事人的請求繼續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的違約責任形式。對于預期違約,合同履行期到后,除非出現以下三種情形,否則違約方就應當繼續履行:A.法律上或者事實上不能履行的;B.債務的標的不適于強制履行或者履行費過高的;C.債權人未在合理期限內要求履行的。
(2)賠償損失。又稱違約損害賠償、賠償損害金,是指違約方以支付金錢的方式彌補受害方因違約行為所減少的財產或者所喪失的利益的責任形式。賠償損失的數額有約定從約定,沒有約定的,賠償對方當事人因違約行為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
(3)違約金。如果雙方當事人事先約定了違約金,就按約定的違約金賠償。約定的違約金低于或者過分高于實際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變更。
(4)定金。如果雙方當事人一方交付了定金,則適用定金罰則,即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定金的數額由雙方當事人約定,但是不能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20%。
預期違約有什么后果
在合同履行過程中,當出現預期違約行為時,毀約方并不一定都要承擔預期違約的責任。而是否要承擔預期違約的責任取決于債權人的選擇,債權人作出不同的選擇,就會產生不同的法律后果。
1、拒絕接受預期違約的要求。
預期違約發生后,債權人可以用書面、口頭甚至沉默的方法拒絕對方的毀約表示,此時合同仍然有效,合同對雙方仍具有約束力,如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屆滿后,債務人行為構成實際違約時,債權人可按實際違約要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
2、接受預期違約的要求。
對于默示毀約的案件,債權人可以中止自己的履行,要求對方提供履約擔保或撤回毀約表示。如債務人拒絕撤回毀約表示并且不能提供充分的履約擔保的,債權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債務人承擔違約責任。而對明示毀約的案件,債權人可以直接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對方承擔預期違約的責任。
3、債務人撤回毀約。
債務人作出毀約的意思表示后,有權作出撤回毀約的意思表示,債務人撤回毀約表示的,應視為未作出過毀約表示。但債務人這種撤回卻要受到一定的限制。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預期違約需要承擔什么違約責任”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合同法的規定,預期違約需要承擔的違約責任包括繼續履行合同、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等。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手房電路有問題誰擔責
2021-02-01醫療事故賠償多少錢
2021-01-23拆遷中請律師的好處有哪些
2021-03-01非法集資的手段有哪幾種
2020-11-18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對P2P平臺有哪些影響
2021-01-12無期徒刑概念及最少服刑年數
2021-01-24二審發回重審需要另行組成合議庭嗎
2020-11-10承兌人不承兌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2021-03-05政府拆遷司法提存的程序
2021-01-31征用土地糾紛如何解決
2021-03-23勞動合同終止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23勞動安全衛生的定義,勞動安全風險有什么
2020-12-25勞務承包合同糾紛該如何處理
2020-11-20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和原則是什么
2021-02-20自然災害損失可獲得哪些保險賠償
2021-02-08團體意外險可以稅前扣除嗎
2020-11-13簽定家庭財產兩全保險合同需注意事項
2021-03-13解除航程保險合同的限制條件是什么
2020-11-10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的生效時間
2021-02-18格式條款解釋規則在保險合同中的適用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