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定雙方違約應注意什么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合同法》第111條的規定,一方當事人不適當履行,另一方當事人可以拒絕受領,并要求對方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合同法》第69條的規定,一方當事人預期違約,另一方當事人可采取中止履行措施。
1、一方或雙方未履行合同義務有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依據的,不能以違約論處,更談不上雙方違約。這種情況主要包括:
一是依法行使履行抗辯權的行為。《合同法》為了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根據合同履行中的不同情況,分別賦予了當事人享有履行抗辯權、同時履行抗辯權和不安履行抗辯權。履行抗辯權的設置,正是為了規范合同的履行程序,保證合同的履行安全,是合同履行規則的基本體現。當事人依法行使這種權利屬合法行為,不能認定為違約行為。
二是依法行使合同解除權或依法采取自救措施的行為。如依《合同法》第94條的規定,當事人依法可解除權;又如依《合同法》第69條的規定,一方當事人預期違約,另一方當事人可采取中止履行措施;再如依《合同法》第111條的規定,一方當事人不適當履行,另一方當事人可以拒絕受領,并要求對方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此時受領方不構成受領遲延,不能按違約處理。三是具有法定或約定免責事由的行為。如依《合同法》第117條的規定,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部分或全部不能履行的,依法應免除責任。又如一方履行符合雙約定的免責事由,依法不承擔違約責任,不能按違約處理。但約定的免責事由不能違反《合同法》第54條規定,否則,將構成違約。
2、雙方當事人的實際履行均違反了合同規定,但彼此相互接受;或一方的實行履行違反了合同規定,對方表示接受,嗣后均不能按違約處理,應視為雙方當事人對原合同約定的變更。
3、一方或雙方違反了法律規定的附隨義務或一方雖違反了合同義務但不影響合同履行利益的,不能按雙方違約處理。如依《合同法》第60條第2款、第119?條的規定,一方或雙方當事人違反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的,依法應承擔約過失責任、賠償責任等。這些責任屬於合同責任,不是違約責任,不能按違約處理。又如依《合同法》第71條的規定,一方當事人提前履行,雖違反了合同規定,但沒有給對方造成損失的,不能按約處理;盡管債務人提前履行給債權人增加費用應由債務人承擔,但這是合同責任而不是違約責任,不能按違約論處。
二、怎么處理雙方違約
依《合同法》第120條的規定,違約各方分別按各自具體違約形態的法律后果分別向對方承擔相應責任,亦即不適用過失相抵原則。所謂過失相抵,是指對損害的發生或擴大權利人亦有過失時,法官可按過失比例將損害在權利與義務人之間進行分攤,以減輕或免除義務人賠償責任的一種制度,過失相抵最先適用于侵權法領域,而近現代大陸法系及美英法系國家的民法大都將該制度擴展到合同法領域。《合同法》之所以未規定雙方違約實行過失相抵原則,主要考慮到雙方違約情況的復雜性,加之過失相抵與雙方違約在適用方面存在三大區別:
第一、過失相抵適用于法律規定所發生的損害賠償領域,而雙方違約適用于債務不履行領域;
第二、過失相抵是互負損害賠償責任時的責任抵銷,而雙方違約的責任承擔并不限于賠償損失,還包括實際履行、強行補正及支付違約金等其他責任方式,不同責任方式之間有時并不能抵銷;
第三、在過失相抵場合,雙方過錯是導致受害一方損害的共同原因,而在雙方違約場合,雙方各自違約通常是致對方損害的單獨原因。因此,對於雙方違約的處理,應首先分清雙方各自違約的具體形態,然后據以確定各方所應負的責任,并分別由各自向對方承擔。但參照《合同法》第99條、第100條的規定,若雙方所負責任為同種責任,依其性質可抵銷的,雙方可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將各自承提的責任抵銷;若雙方所負責任為不同責任,但經雙方協商一致,只要不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并可抵觸。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雙方違約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如果合同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為兩個以上的多數,在雙方違約情形下,會發生更為復雜的連帶責任或按份責任,這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和處理。如果你對這方面還有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已經抵押給別人的房產還能做訴前保全嗎
2020-12-09賣假貨怎么處罰
2020-12-27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對P2P平臺有哪些影響
2021-01-12傳喚是行政強制措施嗎
2020-11-15中止父母對子女的探望權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5未婚先孕怎么領結婚證
2021-03-15婚前財產約定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26男子為博關注直播喝酒喝油猝死,互聯網文化管理暫行規定
2020-12-21人員聘用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021-01-30單位聘請廚師是否具有勞動關系
2020-12-27國家對標準工作時間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0如何應對公司調崗調職調薪
2021-02-14能登報聲明斷絕親子關系嗎
2021-03-20勞動糾紛企業能否提出仲裁
2020-12-26勞動爭議經濟賠償金的適用情形
2020-12-27意外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2-06車險理賠技巧有哪些
2021-02-28什么是保險合同的本質特征
2020-11-14保險法律關系的客體包括哪幾類
2020-11-23保險欺詐的載體是如何的
2020-12-04